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哈哈哈,大明 > 第 8章 土豆不是万能的

第 8章 土豆不是万能的(1 / 3)

苦心大师走了,余令就很少去大慈恩寺了。

不是余令不喜欢苦无大师。

而是余令觉得自已每次去看大雁塔心情都会莫名的不好,总觉得缺点什么。

余令现在没事的时候一般都会在地里闲逛。

今年的长安依旧干旱,挖的那些池塘开春的时候是满满的一塘水。

春季一过就是半塘,看得愁人。

好在所有人都吃过缺水的亏。

如今只要不忙,所有人都会自发地去把塘加宽,加深。

希望它能存更多的水,希望能浇灌更多的土地。

目前的状况虽好点,但依旧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如今的余令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土豆,红薯上了。

土豆已经大面积种植了,等到明年,后年....

余令计算过很多次……

最多三年,就能席卷长安。

这是余令当初认为的,眼下余令不这么认为了,他认为自已可能永远看不到土豆满长安的胜景。

原本余令以为有了土豆,大家都会种植土豆。

土豆耐干旱,不挑地,菜园里能种植,山坡上也能种。

然后种满长安,家家户户都有土豆吃。

可现实根本就不会按照余令想的这么走,跟着余家的这批佃户,他们今年种土豆只会种半亩地。

哪怕种子有多的,他们也不会多种。

余令开始以为大家害怕种的多了存不住浪费了。

可问了一大圈之后余令发现,哪怕没有种土豆的也知道土豆易于储存还能当粮食吃。

但,他们就是不愿意多种。

跑了几趟衙门,问了沈毅,问了各村的里长,余令终于明白了缘由。

不是土豆不好,也不是大家不愿意将自已的土地都种满产量高的土豆。

而是不敢。

根源是在朝廷的收税制度上。

大明的税收制度和其他王朝其实并无多大区别,税收也分为两大类别,分别是本色和折色。

本色是米、麦、黍、粟、豆等粮食产物。

折色是可衡量等同米、麦、黍、粟、豆等粮食产物的物品。

如丝、绢、布、银、钞等。

“一条鞭法”之后折色可以继续用丝、绢、布代替,但也可以用银子。

在折色和本色里没有土豆。

因为没有这些,百姓就不敢大面积种植。

先不管能不能卖出去再说,把自已的地里都种上土豆缴税怎么办?

在朝廷没有明确的章文颁布下来,靠天吃饭的老百姓怎么敢冒这么大险。

余令直到此刻才明白王员外为什么当初敢用祖地来买土豆了。

百姓不敢冒险,对于这些家资丰厚的员外来说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他有法子操作。

望着眼前的土豆,余令心里五味杂陈。

当初以为有了土豆就能大展宏图,眼下看来,自已是过于理想了。

就算自已回到未来,把高产土豆带来也难以施展。

不是土豆产量高的问题,而是政策的问题。

政策不改变,不去推动,妄想看到满长安都种满土豆的胜景不可能。

除非土豆能成为主粮,能加入到本色和折色里。

所以.....

所以离能吃饱饭的日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福啊,你咋又叹气了!”

面对老爹的提问,余令没有丝毫的隐瞒,把自已知道的,担忧的全部都讲给了老爹听,没有一点的隐瞒。

余员外闻言也沉默了。

他虽然不是很懂儿子在担忧什么,在害怕什么。

最新小说: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剑出华山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