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大人,风雪有点大了,前面有个百人的小部族,要不要停歇一下?”
王文新帮余令牵着马,脸上带着讨好的笑,一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和之前的王文新判若两人。
在说漏嘴的那一刻他的第一念头是想法子杀掉余令。
脑子里思索了无数种可能,却没有一种可能是能杀掉余令的。
光是岁赐使这个身份就能让余令在草原畅通无阻。
若是杀了余令,那就等于杀了大明的使者。
杀了使者是什么后果王文新不知道。
但王文新知道,若是自己开口要杀大明使者,自己一定会先死。
什么顺义王面前的红人,奉承的话不能当真。
在归化城,帮助顺义王处理大小事务的汉人多达数千人。
光是自己这样分布出去管理牧场算账的就有几十人。
花花轿子众人抬罢了。
自己这些虽然也经营了一份产业,手底下有几百个牧民,鼓动一下也能拉起几十人的青壮,有自保之力。
可余令带的这一帮子三百多人,个个黑的像锅底。
这模样一看就不是好惹的,一看就是练兵暴晒才有的肤色。
自己身在蒙古,亲眼看到了数十场大战。
从大方面来说大股明军不可怕,一鼓作气胜了,他们就会跑,就会溃散,没有拼死作战的决心。
但这并不是大明军人怂,他们也有厉害的。
第一种厉害的就是某位大人物的“私兵”,这群人吃的好,身子好,装备好,打起仗来那真是狠。
以一当五问题不大。
第二种就是被敌人围住小股的大明军人。
只要生门被堵,队伍里每少一个人,他们的凶狠程度就会涨一分。
他们会拼死至最后一人。
嘴里喊着祖宗在上,人就扑上来了,全是搏命换命的打法。
碰上这样的小股大明军人,除非完全碾压。
不然损失绝对惨重。
王文新还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草原各部族和大明打仗,一场大战里只要死亡人数超过两成,部族的将士就会溃败。
如果超过五成,哪怕身后有督军,也阻挡不了溃散。
反观汉人……
这边只要将军不怕死,只要封赏足够,粮饷足够,战损若是超过两成影响不大。
若是超过一半……
那真是神兵天降。
若是超过七成,那就是死战。
所有人就会请祖宗,整个战场全是怒吼着的祖宗在上,全是孩儿不孝,他们会自发的聚在一起要斩将。
临死也要试着把敌军最大的那位拉下来垫背。
余令的这三百人战力如何王文新不知道。
但从余令能准确的喊出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时,王文新知道……
自己的那点人根本就干不过。
而且这群人的装备也好,队伍后面永远都有一架孤零零的马车。
里面装的是啥,不用想也知道。
真要灭杀他们,那就是死战,没有三四千人围剿,跑一个就是大问题。
既然打不过,也不能请顺义王杀掉使者,在权衡之后王文新决定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