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李二左右两侧便是两个读书人,虽是倒春寒,两人却手持折扇,轻轻摇晃,多少就有些装模作样……不过这些将领对两个书生这般做派早已习以为常,而且,虽有点瞧不上这般矫揉造作的姿态,却也佩服两人的心计。
他们这一伙乱军能有如今的成就,这些读书人出谋划策,功不可没。
现如今这么多人忽然聚集在一起,目标便只有一个,正是盘踞在鱼儿湾的那支官军。这些官军出现的突兀,事前甚至没有得到任何线报。而且同之前围剿的府兵不同,根据斥候得来的消息,这些官军一个个身强体壮,行军之时队列整齐,没有半点散漫,靠近一点更觉威势逼人,显然是精锐中的精锐。
因此,虽对方人数远远不如,李二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很清楚手底下的兵卒战场厮杀全靠着一股悍不畏死的勇气撑着,遇上那些贪生怕死的府兵还好,能瞬间将其击溃,可一旦遇上这样的精锐,进攻受挫,积攒的勇气势必会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现在的义军,一场大败,便有可能将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军心彻底击溃。
一时间县衙中,闹哄哄的一片。
为将者性格大多粗鲁,豪迈,不少人便主动请战,表示官军都是土鸡瓦狗,只要给他五千兵马,定能冲破敌营,手刃对方将军首级。然后为了争夺领兵作战的资格,五千兵马迅速衰减到四千,三千,乃至于现在的一千。
卷起来了。
眼看着一众将军都是面红耳赤,若不是还有自己在这里,恐怕立马就能打起来,李二便觉得有些头疼。
这便是军功制的坏处了。
军功制虽然让最底层的士兵看到了希望,滋生出了勇气,却同样滋生出了贪婪,为了军功,上到将军下到小兵,无一例外都极为好战。
与之截然相反,两侧的读书人皆是眉头紧皱,面色显得格外凝重。
“梁先生。”
“高先生。”
“不知您二位有何看法”李二柔声问道,声音恭谦,不管是伪装还是真心实意,那礼贤下士的姿态却是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主上,不知您是否考虑过,这五千官军很有可能只是先锋军”梁先生缓缓吐了口气,不急不缓的说着。
可这一番话,却让所有人面色大变。
先锋军便是精锐中的精锐,大军又岂会差了
一旦大军压境,他们这股只是占据了区区六个县的乱军,焉能有活路
便是李二面色也不由凝重起来,眉头紧锁:“军师的意思呢”
“三条路,第一条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趁着对方大军未至,提前安排优势兵力,将对方这五千人吃掉。这样做的好处是,就算后续大部队出现,我们也少了这五千人的威胁;坏处便是彻底将官军得罪死,一旦对方大部队出现,绝对不会再给我们任何机会。”
“第二条路,乞降。”
“宁国现在的局势并不好,外有强敌环伺,宁和帝并不想在镇压义军这件事上浪费太多的财力,人力,精力,是以对义军,多以招抚为主。”
“我们也可以趁此机会,接受朝廷诏安,摇身一变从乱民成了朝廷的官员。”
“第三条路,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