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袁军北上的征伐,从未结束。
几乎每年都有袁军打过来,但始终不能攻克易京。
易京的战事,无疑成了冀州的放血槽。
而剿灭公孙瓒,所获仅仅是少一个已掀不起太大风浪的敌人。
故袁绍中间才有想过要与公孙瓒达成和解。
不过公孙瓒拒绝了,他即便打不出去,也要扎在易地,恶心袁绍。
终于,袁绍忍无可忍,此次亲自来易京征讨公孙瓒,誓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关长史说了,此次是袁绍亲自来了。”
美妇的声音再次从底下传来。
听闻是袁绍亲来,公孙瓒这才稍有正视,道:
“庶子亲来?罢,叫关长史来见。”
“喏。”
少顷,太原人关靖匆匆赶到。
“……易侯,外面——”
话还未说完,公孙瓒便打断他道:
“不必多言,有什么事直说便是。”
“是,是袁绍有书札送上。”
哼
公孙瓒对袁绍大是不屑,但还是说道:
“拿来我看!”
言讫,关靖将书札奉给一小童,那小童上前将之递给公孙瓒。
其书略曰——
孤与足下,既有前盟旧要,申之以讨乱之誓。
爱过夷、叔,分著丹青,谓为旅力同轨。
是时足下兵气霆震,骏马电发,使孤不获宁。
孤之师旅,不胜其忿,遂至积尸为京,头颅满野。
夫当荒危之世,处干戈之险。
内违同盟之誓,外失戎狄之心。
兵兴州壤,祸发萧墙,将以定霸,不亦难乎!
故诚愿两家冰释前嫌,敦我旧好。
若斯言之玷,皇天是闻。
……
这是一封解和书。
袁绍甚至没有劝降公孙瓒,只是希望与他达成和解。
为此,袁绍已经亲领兵至,就是为了给公孙瓒施压。
但这也肯定是袁绍给公孙瓒的,最后一次机会。
不然他这一趟就白来了。
“袁家庶子,也配与我解和?”
看完袁绍的书信后,公孙瓒一把将之投至一旁的火炉焚了。
“可速斩袁使,袁绍若有本事,就打进我的易京楼。”
“若无能耐,就叫他滚回冀州去!”
面对公孙瓒的大发雷霆,关靖不敢多言,喏喏而退。
身旁有美妾在侧,柔声劝道:
“听闻袁本初拥兵数十万,今既愿解和,易侯又何必与之争执?”
公孙瓒一把搂住那美妾的腰肢,笑道:
“袁本初得位不正,河北之地,本该我有。”
“今之所得,乃窃我之成果。”
冀州是北方最富庶的大州,当初袁绍不费一兵一卒,就白嫖到了冀州。
中间还戏耍了一下公孙瓒,让公孙瓒白白出兵。
这事儿一直令他耿耿于怀,记恨于心,始终放不下。
“兵法云,百楼不攻。”
“今吾有楼橹千重,袁军纵有百万,其奈我何?”
“吾粮有三百万斛,待吾食尽此谷,足知天下之事矣。”
自界桥之败后,公孙瓒也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争夺天下的机会。
所以他选择偏安幽州,割据边地,坐看南方成败。
所以他才说只要把这三百万斛粮吃完后,就知道天下之事了。
因为真等到那时,天下形势估计也已经明朗。
很快,袁使被杀的消息传回了袁军处。
袁营所有将领闻说后,都倍感愤怒。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这是自古以来,不成文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