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之土的竞争,曹操俱已失败告终。
那么天下之地,只剩西壤,可供曹操开拓。
于是回到颍川之后,曹操派钟繇抚定关中,加强了对关中地区的开发。
同时,派人秘密联络西凉首领韩遂,商议着进取汉中之策。
曹操之所以如此急切,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换作从前,凭借地形位置,蜀地应当是曹操的囊中之物才对。
但随着争夺江南的失败,刘备已经打通了通往蜀地的道路。
只要他将荆州的事务全部处理完成,就能够腾出手来收取益州。
所以曹操不得不抓紧自己取西蜀的步伐。
并且开始将资源往西部倾斜,除颍川外,将大量的人口抢先迁至关中地区。
曹操不是傻子,他知道古代战争中,人口就是最重要的资源。
因为它代表着兵源、粮源。
随着刘备的势力越来越大,曹操的版图几乎被他全面包裹。
为了防止腹背受敌,曹操自赤壁败回以后,就一直着手“迁都”计划。
将资源全部倾斜到关中地区,修葺长安、雒阳等地。
也就是说,曹操已经做好了放弃东部的打算。
至少不会为了东部领土,继续跟刘备死磕。
只要打通去往西蜀的道路,曹操就还有机会。
益州者,天府之土也。
以此为根据,未尝就不能卷土重来。
此高祖之旧事也。
只是,当曹操这项宏伟计划实施下来以后。
率先惊动的,无疑是益州的守门员张鲁。
要进入蜀地,必先取汉中。
这令张鲁头疼不已。
张鲁这个人其实也有野心,在汉中自在惯了。
不到迫不得已,他真不想屈膝事人。
于是,聚众商议说道:
“近日曹操联络韩遂,两人交往密切。”
“吾料此二贼久必将侵我汉中。”
“我欲自称为汉宁王,督兵拒曹操。”
“诸君以为何如?”
原来,汉中民间有人在地下挖出了一枚玉印。
一时间,谣言四起。
都认为天命在汉中。
于是汉中诸人,纷纷想要尊张鲁为汉宁王。
张鲁亦有此心,因他教化世人,颇有民望。
只是刘备在东,人人皆言其能三兴汉室,有帝王之相。
张鲁也不好于此时冒这大不违,于是借此此次会议,趁机发问。
功曹阎圃劝谏说道:
“汉川之民户,出十万余众。”
“四面险固,财富土沃。”
“上匡天子,则为桓文。”
“次方窦融,不失富贵。”
“今承制署置,埶足斩断。”
“遽称王号,必为祸先。”
“愚窃以为益州刘璋昏弱,不如如先取西川之地以为根本。”
“然后再称王未迟。”
张鲁闻言大喜,遂与弟弟张卫商议起兵事宜。
早有细作报入川中。
益州牧刘璋,字季玉,江夏竟陵人。
其父刘焉,早年间割据蜀地,颇有野心。
他便是那个率先向灵帝提出“废史立牧”之人。
州牧权力,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
可以独揽一方大权。
所以有很多人都说,刘焉才是导致汉末各地军阀割据的元凶。
后来刘焉发背疮而死,其子刘璋便继得其位。
刘璋与张鲁有仇,他曾杀了张鲁母亲及其家室。
不过在与张鲁的交兵之中,输多赢少。
由此,刘璋对张鲁也是忌惮不已。
待闻说张鲁起兵,打算攻取蜀地时,刘璋本已心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