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一顿,又道:
“待公子病体好些,将之送去襄阳养病罢。”
“那是他的故土,留在那里,或许公子的病能好的快些。”
“先生,将刘琦公子送回襄阳,万一……”
马谡小声提醒诸葛亮。
襄阳是刘表一朝的州治,也是荆州派系最顽固的势力。
现在凭空将刘琦给送回到襄阳去,那万一襄阳人拥戴刘琦上位。
咱们对汉水一带的控制力,可就要减弱了呀。
而且真要再腹黑一点去想,万一刘琦是装病,就是为了脱离咱们的掌控。
那不是纵虎归山么?
诸葛亮一挥羽扇,沉吟道:
“刘公子虽然懦弱,但秉性善良。”
“荆州方历战火,其必不忍再见兵燹。”
“今吾将其送回襄阳养病,正为告诉襄阳之众。”
“吾不仅会善待刘景升后人,更会善待荆州老臣。”
马谡听罢,当即拱手作揖:
“……先生远见,无人能及。”
诸葛亮无奈一笑:
“亮之见识,比之李相来,可真是萤虫比皓月矣。”
马谡乃正色说道:
“先生何必妄自菲薄?”
“非是谡不敬李相,只是在下认为。”
“李相不过比先生早生几年。”
“倘使先生与李相同龄,先其一步遇着齐王。”
“未必便不能有今日之基业。”
诸葛亮闻言,只是弯唇笑笑。
既不反驳,也不认可。
要知道,他也是一个意气风发,极度自信的人。
不然的话,如何敢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
只是李翊的光芒太过耀眼,功业也基本建成。
说句大不敬的话。
即便李翊现在突然出师未捷身先死,凭他现有功绩。
也足能够名垂青史,与管仲、韩信、邓禹等先辈们比肩了。
“……幼常,汝如何看待西川之事?”
诸葛亮话分一转,忽然将话题转到益州来。
他之所以喜欢马谡,就是因为这个年轻人非常有才华,器量也远远超过普通人。
尤其他还是一个军事迷,可以说是一个行走的军事辞典。
一旦他聊起军事来,那必然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能聊一宿。
诸葛亮一直很关注西川问题。
因为他人在荆州,西川可以说是荆州的后花园。
至少对于目前的刘备阵营而言,唯一能进入西川的道路,那就是从荆州走。
这也是最便捷的路。
你要真从汉中打进去的话,那西川会狠狠地教你什么叫: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眼看刘备无心于马上夺取西川,心急如焚地诸葛亮,多次上书刘备。
盼他允许自己,干涉西川之事。
然刘备多次安抚诸葛亮,告诉他,先稳定住荆州后,再讨论西川事宜。
马谡乃作揖,向诸葛亮进言道:
“禀先生,在下以为,齐王之意。”
“图西川者,当先固荆州。”
“今齐王以荆土托先生,必欲治安而后取。”
“若荆襄未稳,遽伐西蜀,是犹筑台于流沙也。”
“曹操虽觊蜀地,然齐王顺天应人。”
“但得中原,则万民景从,孰不谓汉室当兴?”
“彼时西川传檄可定,何须劳师远征?”
诸葛亮眉头稍缓,静静地转身往室内走。
马谡小心翼翼地跟在身后,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
“荆南四郡易取难守,可徙荆北官吏以治之。”
“分其党羽,弱其根基。”
“如此一来,大族不敢妄动,新政得以施行。”
“先生在荆州的根基,也能够日渐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