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怎敢和他作对?”
刘贤脸色一红,无言以对。
少时,刘度命人在城上竖起降旗。
然后大开城门,赍捧印绶出城,竟投孔明大寨纳降。
诸葛亮入了城,照例先张榜安民。
又仍令刘度为零陵太守,暂领零陵郡事。
只是命其子刘贤,随自己在军中办事。
最后,便是大饷三军,摆宴庆贺。
席间,诸葛亮始终跟高级军官们待在一起。
此举,也是为了跟同事们搞好关系。
诸将之中,诸葛亮最喜赵云。
乃手执羽扇,笑谓他说道:
“子龙与李相征战多年,观吾二人用兵,有何异同?”
赵云方举起酒碗的手,立时放下。
略作沉吟之后,乃拱手说道:
“既然是军师垂询,那云便斗胆直言——”
“李相之略,如泰山压卵。”
“必先度己粮械,再察敌之虚实。”
“最后以十围一,雷霆击之。”
“中虽有奇谋,如穴攻掘道、鬼卒夜行等。”
“然九战十胜,皆恃此道。”
在赵云看来,李翊用兵的方式,虽不乏奇谋。
但大多时候都是稳着稳打,对每一场即将开打的战争,都提前最好了万全准备。
这才使得其能够在战阵之上,无往而不利。
总结一句话,
李翊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一旦准备好了,那必是往死里打。
至于孔明先生用兵么……
与诸葛亮共事了小半年,赵云便道:
“军师之略,似流水行云。”
“正奇相生,虚实莫测。”
“然终与李相殊途同归,俱能够克敌制胜耳。”
赵云最后这句话说的很漂亮。
不管诸葛先生你跟李相爷用兵有什么区别。
但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能打胜仗。
白猫、黑猫,能捉耗子就是好猫。
诸葛亮闻言大笑,指北叹道:
“故吾常谓,用兵如弈棋。”
“李公善算棋路,而亮……不过多备几套棋谱罢了。”
诸葛亮在前辈面前,依然保持自己一贯的谦逊。
时马谡在侧,见状,赶忙趁机说道:
“李公用兵,务持重而后动,不若先生之多变也。”
“虽时有奇谋异策,然大抵先度己之力,较彼之势。”
“然后以雷霆万钧之势摧而破之,故能百战不殆。”
“至若明公用兵,则变化无穷,鬼神莫测。”
“故谓之,持重如李公,机变如先生。”
“此皆为取胜之道也。”
马谡从不放过任何一个舔领导的机会。
很显然,诸葛亮作为晚辈,可以在提到李翊时“妄自菲薄”。
但咱们当下属的,肯定要趁着这场大胜,给领导撑起面子不是?
领导不便自己开口的时候,当下属的不就是最佳嘴替么?
诸葛亮颔首,又教赵云去把零陵府库开了,赏赐给当地居民。
于是,城中军民,尽皆喜悦。
三军劳赏完,城中也俱已安抚完毕以后,诸葛亮又问众将道:
“零陵已经去了,桂阳郡谁人敢去取?”
赵云应声道,“某愿往!”
黄忠亦应声道,“某也愿往!”
赵云便道,“我先应,当让我去。”
黄忠却道,“我为先锋,又熟悉荆南地理,子龙何故相争?”
诸葛亮见状,便教二人拈阄,谁拈着谁去。
二人应下,又是子龙拈着。
黄忠无奈,只得教子龙去取桂阳。
又对诸葛亮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