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看手中因为紧张而攥出的指印,感受了一下体内那依旧微弱却已然被帝血初步改造、并开始自行吸纳一丝丝天地灵气的身体。
再回想方才老管家汇报的“青木宗”欺凌之事,以及周遭虎视眈眈的窥探。
朱寿,不,此刻应称其为昊天上帝轮回身,嘴角缓缓勾起一丝淡漠而冰冷的弧度。
那弧度中,有对蝼蚁不知天高的嘲弄,有对世事轮回的感慨,更有一切尽在掌握的超然。
“青木宗…元婴修士…觊觎本尊的产业?”他低声自语,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力量,“倒是正好,以此宗为始,拿回这第一份‘食粮’,重铸道基。”
紫霄宫内,万古寂静,唯有道韵如潮汐般无声涌动。
高台之上,鸿钧道祖身影朦胧,仿佛已非实体,而是天道规则凝聚的幻象,气息缥缈高远,与整座宫殿、与洪荒天地乃至冥冥中的法则长河融为一体。他目光垂落,淡漠清冷,视台下三千红尘客如观水中浮萍,草木枯荣。
台下,李伯阳、弥罗道人、通天教主端坐蒲团,气息各异,或无为,或威严,或凌厉,皆沉浸于大道玄妙之中。
女娲娘娘雍容静谧,归真和尚、须菩提面显悲苦,却亦暗含智慧精光。其余大能,如镇元子、红云、盘王等,或凝神思索,或似有所得,或眉头紧蹙,皆不敢有丝毫懈怠,竭力捕捉着道祖口中逸出的每一个大道符文。
这已是第三次开讲圣人之道,玄奥远超以往,字字珠玑,言出法随,演化地水火风,重定阴阳秩序。
然而,就在这至高无上的道境之中,鸿钧道祖那古井无波、仿佛已彻底天道化的眼眸深处,极其细微地,掠过一丝几乎不存在的涟漪。
他的讲道未曾停顿,大道天音依旧回荡在每一位听道者的元神深处,但他的部分意志,却已跨越了无尽时空,投向了那遥远的洪荒东域,一个微不足道的凡俗侯府祠堂。
只见祠堂之中,地涌金莲,金花乱坠,都是鸿钧以大法力拘禁天地灵气所形成,供给朱寿吞噬所用。
紫霄宫内,鸿钧讲法,言出法随。随着大道天音回荡,紫霄宫内异象纷呈,无数由精纯灵气与道则碎片凝结的金色莲花与璀璨金花自虚空涌现,飘飘洒洒,落在三千听道者身上,融入其顶门,助长其道行,滋养其元神。
众大能皆以为此乃道祖恩泽,更加潜心吸收,感悟其中蕴含的无上妙理。他们周身道韵流转,气息在缓慢而坚定地提升,对天地至理的感悟也越发深刻。
然而,无人察觉,在那金莲金花融入元神,带来感悟与力量提升的同一瞬间,一丝丝极其隐秘、几乎与大道本身无异的无形丝线,亦随之缠绕而上,悄然勾连了每一位听道者的气运根基。
冥冥之中,一股股磅礴浩瀚、色泽各异、代表着诸位大能自身命数与福德的气运之流,如同受到无形指引,极其缓慢却又坚定不移地,向着高台之上那朦胧的身影汇去。
天地之间,自有因果。众仙得道,鸿钧得气运。
每融入一丝气运,鸿钧道祖那本就与天道相合的身影便愈发虚无一分,气息愈发缥缈高远,仿佛他正在逐渐褪去最后的“个体”痕迹,愈发彻底地成为那冰冷、宏大、运转不休的天道本身。那淡漠眼眸深处的天道之光,也似乎更加纯粹了一分。
与此同时,在那至高无上、贯穿过去现在未来、维系洪荒运转的天道长河深处。
一道身影正艰难地于法则波涛与命运支流间沉浮。他身形消瘦,着古朴道袍,面容苍老却眼神锐利如鹰隼,正是以窥探天机、把握气运称雄于远古的符元仙翁。
他此刻正竭力感应着天道长河的细微变化,试图从中找出那一线遁去的生机与变数。突然,他身躯猛地一震,像是被无形的雷霆击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