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农场发展得很不错!
从六五年建场开始,到六九年一直都在不停的扩张。
武爱国离开的时候,农场占地面积三平方公里。
到了六九年年末,农场的占地面积,达到了五平方公里。
此时,农场职工超过三百,水田超过六千亩。
还有专门的菜地,鸡鸭养殖以及养猪场,是整个县境甚至版纳州府的粮食以及菜蔬供应大户。
内里,还建成了小学以及医务室,同时还有一个规模很小的图书馆。
因为发展得好,几乎年年都是先进。
或许名声在外,分配到此的知青数量,也是周围农场最多的,达到了上百人。
当然了,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去了隔壁缅国成为了联盟战士。
有混得好的,也有悄无声息就没了的。
大家关注的,自然都是那些混得不错的同年人。
怎么说呢,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能表明农场的发展状况,还入不了知青们的法眼。
估摸着,应该就是看不上种地的工作。
尽管,农场这边种地,已经开始以各种农业机械为主,加上人工农业工具为辅。
起码,比纯粹的人力劳动强多了。
可惜,知青们没有吃过辛苦劳作的苦。
加上缅国联盟局势大好,蠢蠢欲动心都野了。
要是武爱国还在农场的话,根本就不会给知青们还有想东想西的精力和空闲。
后面这位场长,也没他那样放飞自我的胆子。
可不管如何,红星农场是方圆数十里的中心,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儿。
这天,正好是一九六九年十二月三十一号。
农场方面,很早就得到了军区的电话。
今天,将有重要客人上门。
这让厂长和一干管理层,有些摸不着头脑。
实在不清楚,就红星农场这样的地方,竟然还有所谓的‘贵客’上门?
上午十点的时候,一辆军区吉普打头,后面跟着两辆起码有八成新的威利斯吉普,悄然进了红星农场。
当后面的威利斯吉普中,下来一位身着军装的女军官时,场部老人全都睁大眼睛。
“你,你是冉秋叶?”
有人已经控制不住情绪,直接喊出来了。
“诸位同志,别来无恙!”
冉秋叶微微一笑,冲熟悉的场办老人招呼道。
“冉,冉同志,你这是……”
见冉秋叶态度一如既往的温和,有之前关系不错的场部老人好奇开口:“在哪里工作?”
说话的功夫,一行人就进了场部小会议室。
冉秋叶对这里,一点都不陌生。
当初武爱国还在这里的时候,她是作为书记员兼文员的,许多会议记录都是她亲手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