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
阳光明媚。
今天是林业大队进山采摘的日子,方唯目送着上千号人走进了大山,便转身去了办公室。
山林里的野生板栗、野生油茶籽、野生枇杷果等,经过加工之后绝对是非常畅销。
他现在暂时顾不上这些事,今天他又接到了几大包小麦种子,最近他可是收到了很多这样的包裹。
方唯认识的代表遍布全国各地,他一个电话,就有人给他邮寄各种各样的小麦种子。经过他的筛选之后,再寄到中原基地去。
熟人多就是好,不用出门就可以办成很多事情。
这么多的小麦种子,他自己也留了一份,全都充实了种子库。
“松林,试验田有没有空闲的地方”
方唯在办公室给王松林打了一个电话,询问有没有闲置的旱田。
“有啊,之前小蜜瓜的定型之后,试验田这边有10亩的旱田空着呢。三哥,你又准备培育什么作物”
新一代小蜜瓜已定型,目前正处于批量生产种子的阶段。
试验田的任务不是很重,王松林听方唯一说就知道又有新的任务了。
“尝试一下培育小麦,你等着,我马上过去。”
方唯懒得一趟一趟往中原基地跑,他想在本地尝试培育新一代的小麦品种,如果有突破,也可以使中原基地那边的项目进展快一些。
随后他收拾了办公桌,便出门去了瑶寨。
“三哥,这一块试验田是原先培育第二代小蜜瓜的,你看行不行”
到了寨里,方唯招呼王松林喊人来卸货。
虽然每一个品种的小麦种子数量不多,但架不住品种多啊,他下车之后就走进了试验田,车上的小麦种子自然会有人搬进去的。
王松林带着他走到了试验田的角落里,指着那块空闲的旱田问了一句。
试验田有水田也有旱田,就看是准备培育什么作物。
“行,那就在这边开始试验。”
方唯随后喊来了几个育种小组的成员,给他们交待了一些细节。
这些都是育种试验的老手,讲清楚该怎么做就行了,他们自然会把握好的。
交代清楚之后,方唯便和王松林离开了试验田。
“三哥,怎么想起了培育小麦了”
方唯的强项是培育稻种,其他经济作物也有培育,但在当地培育小麦还是第一次。
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北方才是小麦的主产区,所以王松林有点纳闷。
方唯也不隐瞒,说了中原基地的合作项目,对方才恍然大悟。
两人边走边聊,很快就来到了王松林的家里。此时已经临近中午,王松林的婆娘显然提前得到了消息,知道方唯要来家里吃饭,这会儿正在准备午餐。
等两人去清洗干净,饭菜就端上了桌。
“松林,现在有人盯上了瑶岭农业,想要把公司拿下,你觉得社员们会不会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