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么长的时间筹备,万事俱备,就等着符合标准的蔬菜上市了。
田炳义今儿代表公司去和金陵圩乡谈妥了土地承包的事情,第一期先承包两万亩的菜地,如果效果好再扩大种植规模。
本来这些事不用方唯操心,不过田炳义想投资兴建几座现代化的蔬菜大棚,但林总那边很犹豫。
“姐夫,这事儿你还是要听林总的。虽说有了蔬菜大棚可以一年四季供货,但也要考虑投入产出比,我估计林总就是犹豫成本的问题。”
方唯没有直接答应田炳义,他认为投资兴建大棚有利有弊。
其中的利弊就让林炳坤等人去权衡,他不想越俎代庖,从而坏了规矩。
“好吧,那我再写一份报告递交上去,当务之急是保证尽快出货。”
田炳义见方唯这么说,也就不再勉强。
他随后连饭都没吃就返回了金陵圩乡,接下来就要种植各类蔬菜,也要在当地招聘一大批农工。
过了两天。
林炳坤主动给胡林伟、蔡桐以及方唯打了电话,商量是否要在金陵圩乡投资兴建蔬菜大棚的事情。
最终大家统一了意见,那就是暂时不宜盲目投资,等过一段时间再说。
公司第一次向香江那边供应蔬菜,很多情况都不清楚,还是等掌握了相关的情况之后再考虑比较好。
田炳义也没有再坚持,很快就建立起了供应香江的蔬菜种植基地。
他现在主要负责蔬菜育种以及蔬菜种植基地的工作,现在的工作量无疑增大了很多。
林炳坤从农业公司派了多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来辅助他,要不然他肯定得累趴下。
这天上午。
方唯去了新建的物资供应站,所谓物资供应站其实就是一座大型的仓储式超市,供应的物资包含了吃穿住行各个方面。
社员们基本上不用走出瑶岭乡,就能满足日常的生活所需。
“支书,咱们的物资供应站运行之后,效果非常好。”
供应站的负责人陪同方唯在现场转了转,这里的人气很旺,据说还有不少从其他乡镇来的人到这边进行采购。
当然,消费的主力还是社里的社员们。
“养殖场那边的鸡鸭鱼肉供应没问题吧”
“暂时没问题,毕竟养殖场每一年也有大量的外销,最多以后向我们倾斜就是了。”
方唯走在这座大型建筑里面,仿佛回到了上一辈子的超市,而且供应站的面积可比他印象中的超市大多了。
所有商品都是从全国各地采购的优质商品,物流运输大部分由运输公司保障。
邓元恩等人已经将触角伸到了各大城市,这也和【瑶岭大米】、【瑶岭辣椒酱】等产品的辐射范围相当。
运输公司已经有了物流公司的雏形,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开通了几十条固定的运输线路。
目前是物资供应站派出了采购人员到处跑,很辛苦。等采购网络形成之后,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很多时候一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