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瑞雪纷飞的日子,身处乱世的普通人,战火停歇丶过上安宁日子,这便是他们最朴素的愿望。
浔阳宫前,陆续有军阵走过。
城内有大批降兵降将,其中不乏为非作歹之徒。
所以,在分散降兵之前,还要筛选一番。
那些罪大恶极,最招民愤的,查证属实后,一律斩首。
如今南方已定,这些事也有时间做得更细致。
虚行之将各般俗务整理过后,进入浔阳宫中汇报。
那栋望江楼上,周奕看过一遍,只是稍微提出几条意见,其馀就按照虚行之的方法办了。
虚行之将周奕所说认真记下后,又拱手道:
“新年伊始,主公可想好作何年号?”
年号?
周奕自觉失职,还真没想过。
当下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贞观丶开元。
二凤都快修仙去了,这些年号,恐怕只有慈航静斋和净念禅院有关的人知晓。
不过,大唐之初确实是盛世,开出一片全新气象。
周奕心中闪过一阵亲切感,对于建什麽国,什麽样的年号,他倒不在乎颠覆这些称谓。
大唐丶贞观.这些都很好。
只是转念一想.
倘若什麽都不变,岂不是让武林圣地的人以为他们又对了?
想到国祚更替,又想到江湖变迁。
他看向虚行之,悠然有声:“水源枯竭则河流乾涸,源头通畅则万物丰饶。天下战乱,民生多艰,我欲开盛世,通达治国之活水。今改元『开源』,你看如何?”
虚行之道:“极好。”
坐在周奕旁边的石青璇好奇问:“好在何处。”
虚行之反应很快,立刻回应:
“荀子曰:百姓时和丶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
“开粮源,可足仓廪。开贤路,可清吏源。正本清源,可复兴礼乐教化.”
虚行之对答如流,说得大有道理。
“就这样定下吧。”
周奕确定下来,虚行之又问起国号。
周奕此前想过,他是从雍丘来的,这地方为古杞国的都城,又有夏丶商丶周文化沉积。
叫“周”的话,倒是与他的姓氏相符。
可他本人对周朝没什麽好印象。
到南阳,亦可称汉。
周奕想了想,最终沉吟一声,对虚行之交代,还是定国号为唐。
一来,大唐让他有种熟悉感。
再者,李渊现在没条件称帝,也因避开锋芒,不敢称帝。
在这个充斥个人伟力的世界,周奕有自信开创一个不太一样的盛世大唐。
虚行之见他陷入沉思,告退离去。
石青璇在他走后,问道:“这是你早就想好的,还是临时起意?”
“临时起意的。”
她笑了起来:“看来你真没把称帝放心上,不知该说你心大,还是说你坦诚。”
“我说过的话不是真的,难道还是哄你的?”
周奕小小抱怨,又道:“皇帝当到最后都想修仙,我反其道而行,故而心态不同。我没当过皇帝,想尝试一番,顺便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石青璇坐到他身边,给他倒茶。
对于周奕所言,她自然是欣赏的,不多时,又为他吹奏一曲好听的箫曲。
周奕站在浔阳宫望江楼上,朝着城中一片忙碌景象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