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是不是应该把美洲计划再修改修改?”对于皇帝的战略部署,谭不明不听也明白,也就不打算发言了。可是听到今日的会议内容,不免有点忍不住。
西边的战事告一段落了,很快就能腾出大量兵力和运力。可东边还没打完呢,欧洲联军主力没有遭受重创,会不会跑到美洲去支援西班牙人呢?3万远征军和大几十艘舰船到底该继续攻还是转为守,总得给个大方向啊。
“不用担心他们,西边的战事结束,东边的也会一起结束。等杜文焕和塞特尔的最新战报送达,如果没有意外情况,就可以让他们分兵去北美洲转转了。
数量不要去太多,但一定要把动静搞大点,必须对新西班牙总督区产生足够大的压力。具体该从哪儿登陆,在哪儿修建堡垒和港口,让海军参谋部去做计划。
另外恩鸟港和波斯湾的部队先不要大量调防,摆出一副准备大举进攻的架势观察些日子再说。西域战区和北方战区那边倒是可以降到战备状态了,能省点算点吧。
哦对,黄太极在战报里说的小玉兹问题也需要及时处理,但明军最好不要参与行动,也不要明着提供武器装备。
中玉兹的骑兵不是参与了堵截行动吗?他们手里的卡宾枪就不要收回了,再让北方战区撤军时在合适的地区丢几车弹药,应该也够用了。
把这句话带给黄太极:哈萨克和布哈拉汗国还不是大明版图,他们内部的问题最好由他们自己去解决。太有主见、太会抓机会、太受当地民众拥戴的首领,一定不是最好的首领!”
不是洪涛把美洲远征军忘了,而是理解不同,没有把东西两个方向的战争分开来看待。在他眼中不管哪一边取得了胜利,都会直接影响到另一边。
因为美洲对欧洲人太重要了,对大明帝国却可有可无,至少目前来看是这样。欧洲人绝不愿意拿美洲换非洲,哪怕加上印度洋也不换。
同时黄太极在战报里提出的计划也被否了。他详细讲述了中玉兹首领和小玉兹首领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双方在这场战争中的态度。建议朝廷扶持中玉兹首领让其做大,对现任哈萨克大汗构成威胁,以便左右逢源。
做为一名在前线带兵的高级将领能有此种政治头脑,洪涛还是很高兴的。可惜还是简单和片面了点,没有彻底理解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关系。
做为大明的邻国,哈萨克和布哈拉汗国并不是越顺从越好。除非他们愿意成为属国,接受大明帝国的诸多管控,否则就不能有太统一的思想,必须存在亲明派和反明派,并互相争斗不休,才最符合大明帝国的利益。
邻国越虚弱、越混乱、越贫困、越民不聊生,才能让大明帝国感觉更安全、更幸福、更国泰民安。
到时候都不用搞舆论宣传了,只需时不时把邻国的惨状给国内百姓描述一番,就能让他们心满意足,然后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哪怕正在遭受剥削,心里也是甜蜜的。这就是人性,只要周围的人比自己惨,就是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