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您腿最近好些了吗?”林晓薇想起婆婆有关节炎的老毛病。
“好多了!自从不去地里干活,轻松多了。现在就是种种菜,打打牌,日子过得悠哉悠哉。”婆婆笑呵呵地说,从柜子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点心和水果。
午饭时,婆婆不停地给林晓薇和孩子们夹菜,自己却没吃几口,只顾着看他们吃。
“晓薇,你瘦了。”婆婆突然说,“工作是不是太累了?昊昊经常出差,你一个人带两个孩子,还要上班,太不容易了。”
林晓薇笑了笑:“没事的妈,习惯了就好。”
“我在老家,逢人就夸我的好儿媳妇。”婆婆语气里满是自豪,“说你能干,一个人带两个孩子还上着班,多么不容易。现在你在亲戚邻居眼里可是个好媳妇!”
林晓薇心里一暖。虽然婆婆没有实际帮她带孩子,但这份理解和认可,对她来说同样珍贵。
饭后,婆婆带着孩子们去院子里玩,林晓薇在厨房洗碗。透过窗户,她看见婆婆正耐心地教瑶瑶辨认各种蔬菜,睿睿则在一边玩着婆婆用稻草编的小蚂蚱。阳光洒在祖孙三人身上,画面温馨而美好。
林晓薇忽然觉得,这样的距离刚刚好。互不打扰又相互惦记,婆媳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反而更能维系感情。
回城前,婆婆大包小包地往车上装东西:自己种的蔬菜、土鸡蛋、腌制的咸菜,还有给孩子们织的毛衣。
“天快冷了,这毛衣是我照着视频新学的花样,不知道合不合身。”婆婆把毛衣仔细地放在后座上。
“谢谢妈,肯定很合身。”林晓薇由衷地说。
回程的路上,林晓薇一直在想婆婆的事。婆婆年轻时守寡,一个人把陈昊拉扯大,供他上大学,从未有过怨言。如今老了,本该享享清福,却仍然独居在老家。林晓薇和陈昊多次提出接她同住,都被婉言谢绝了。
“我在老家住惯了,左邻右舍都熟悉,去城里反倒不自在。”婆婆总是这么说,“你们过好你们的日子,我就放心了。”
林晓薇明白,婆婆是怕给他们添麻烦。
然而,林晓薇的闺蜜徐静得知她婆婆的情况后,却不以为然。
“你就是太容易满足了!”一次午餐时,徐静对林晓薇说,“你婆婆光嘴上说着漂亮话,实际上为你付出过什么?我婆婆虽然烦人,但至少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她是真出力了。”
徐静舀了一勺沙拉,继续说:“我的观点是,婆婆在儿媳妇需要出钱出力的时候就应该人钱到位!光嘴上说着漂亮话付出的成本太低,到时候回报也会打折扣的。人还是只有真心付出才能换回真心回报的。”
林晓薇默默听着,没有反驳。她知道徐静和婆婆关系紧张,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
“你看我,”徐静越说越激动,“我跟我老公把老家的房子装修好给公婆住,回去还是觉得我是外人。上次我买了好几千块的营养品给他们,他们身体越来越好,却从来没有一句说我好的话。我真羡慕你呀,至少你婆婆还会夸你。”
林晓薇轻轻叹了口气:“每家情况不同。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互不打扰又相互惦记。”
“现在她能自理是相安无事,可她若需要贴身照顾的时候就是问题了!”徐预言般地说,“到时候你就知道难处了。”
这句话像一颗种子,在林晓薇心里悄悄生根发芽。
转眼到了年底,陈昊的项目终于告一段落,可以休几天年假。一家人决定回老家陪婆婆过元旦。
谁知临行前,婆婆打来电话,说是不小心滑了一跤,腿疼得厉害。
“妈,我们马上回去带您去医院!”陈昊着急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