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该死的季舟,一回来就搞这么大动作,别人也就算了,后勤处的小陈可是我的小舅子,要是被抓起来,家里的那只母老虎还不得跟我拼命?”
“幸好让我提前得知了这个消息。只要人没被抓到,就有回旋的余地。”
小声嘀咕几句,陈德明四处看看,看到茅厕的墙壁上有一面窗子。
窗子很高,他找来几块砖头,垫在下面,然后艰难的爬了上去。
推开窗子,跳下去。
“总算是出来了!”陈德明捂着屁股长长舒了一口气。
这时候,他耳边响起一道声音:“陈德明,你不是要上茅房吗,怎么跑出厂了?”
深夜,部委办公室里灯光昏黄而静谧。
周部长端坐在办公桌前,手中正翻阅着京城内燃厂呈报上来的报告。
他的目光停留在报告中的某个数字上,眼神瞬间凝固,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击中。
他缓缓抬起手,揉了揉略显疲惫的双眼,又定睛仔细看了看,确认自己没有看错后,脸上突然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这小子,胆子可真不小啊!”
一旁的助理见状,小心翼翼地凑上前,轻声提醒道:“部长,您是否再考虑一下……”
助理担心事情闹大了会引发一些不良后果。
周部长果断地打断了助理的话:“不用了!”
他深知,这次整顿对于京城内燃厂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必须彻底清除腐败,才能让工厂重新焕发生机。
说罢,他拿起桌上的钢笔,略微沉思了一下,便在报告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那字迹刚劲有力。
“连夜把这份文件送到内燃厂去,告诉他们要从快从严处理相关问题。我希望能尽快看到v8柴油发动机投入使用。”周部长一边说着,一边将签好字的文件递给助理。
助理赶忙伸出双手,恭敬地接过文件,郑重地点了点头:“部长放心,我这就去办。”
翌日,连日阴沉的天空终于放晴,金色的阳光慷慨地倾洒在京城内燃厂的每一寸土地上。
一大早,工人们便挎着帆布包,三两成群地朝着厂门口走来,一路上欢声笑语,闲话家常。
时针指向八点,内燃厂的大门缓缓敞开,工人们如同潮水般簇拥着涌入厂内。
刚一进去,他们便敏锐地察觉到了异样——厂门口张贴着一张巨大的布告,几乎占据了半面墙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名字。
工人们好奇地围拢过去,其中一位拥有高小学历的工人自告奋勇,指着布告念了起来:“公告,京城内燃厂,原厂长刘胡德、原副厂长张兴坦、原副厂长张茂……三车间主任陈大明……四车间主任周放……三组长刘杰山……”
随着一个个名字被念出,工人们的眼睛越瞪越大。
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紧接着,现场响起了一片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这是独属于工人的胜利掌声。
三天后,《人人日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割除毒疮,京城内燃厂重获新生》的文章。
文章详细地揭露了京城内燃厂曾经存在的种种现象,以及工作组如何深入调查、抽丝剥茧,将那些隐藏在黑暗角落里的行为一一曝光。
群众看到报纸上的报道纷纷拍手叫好。
一时间,李铁锤这个名字被赋予了各种色彩。
有人以“铁腕”称呼他,也有人觉得他是“愣头青”。
不过这些事情跟李铁锤都没有关系了。
他非常清楚,盾牌之所以会如此坚固,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使用盾牌的人力气足够大。
他要争分夺秒,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柴油版v8的技术难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