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收获》(4 / 4)

这话可谓是非常严重了,那些编辑们都不敢再吭声了。

主编发了一通火,也知道只是发火也没办法解决问题,他摆摆手说道:“还有一周时间就到了下一期期刊发布的时间,你们回去工作吧,争取筛选出优秀的稿件,咱们要打一个翻身仗。”

“是”

编辑们应了一声离开了主编室。

周学园也回到了位子上。

他在那堆信件中找到了刘教授的来信,迫不及待的拆开了。

“《活着》.....”

周学园拿起稿件认真看。

这一看就是两个小时。

等他从中挣脱出来,已经接近下班时间了。

“糟糕,忘了时间!”

周学园从位子上站起身,看向旁边的编辑:“赵编辑,主编下班了吗?”

“应该没有吧,刚才刘编辑和张编辑找到了两份优秀稿件,这会他们正在主编室内谈呢。”

刘编辑抬起头看到周学园手里也拿了一份稿件,笑着说道:“小周,你也找到了稿件?不过我劝你,还是放到下一期再交上去吧?”

“怎么回事儿?”周学园好奇。

刘编辑左右看看,看到旁边没有人,压低声音说道:“主编真是发火了,刘编辑和张编辑把压箱底的稿件拿了出来,都是名家的作品,西北大学的陈锋教授知道吧?苏省文联的赵新明知道吧?这两篇作品就出自二人之手。”

文坛是个小圈子,混圈子的人都知道,给别人方便,等于给自己方便。

特别是《收获》这种知名期刊的编辑跟国内名家的关系,更是如此。

老编辑跟名家是老朋友了,名家有了作品会先通知老编辑,老编辑会选择合适的时机发出去。

何谓合适的时机?

一种是该期期刊上,没有其他名家的作品,可以给安排到最前面。

另一种就是像今天这样,要跟隔壁期刊打擂台了,需要名家来撑场面。

当然了。

作为回报,老编辑在业内关系广泛,能够给名家在评奖的时候提供不少方便。

这听起来很俗。

但是,这世界没有人间天国,文学家也得吃饭吧。

这期《收获》有两个名家的投稿,在这种情况下,再把稿件递上去,就是自讨苦吃了。

一旦稿件被退回,周学园讨不到好处,作者也失去了一次宝贵的机会。

所以,最好办法就是跟投稿人沟通,要求把稿件挪到下一期再投稿。

周学园也清楚这个道理,但是他还站起身朝着主编室走去。

刘编辑吓了一跳:“这年轻人是怎么回事儿,连前辈的劝告都不听了?”</p>

最新小说: 斩断情丝后,全宗门痛不欲生 官路:从扫黑除恶开始 权力巅峰:我老婆是京圈大小姐 修仙万年归来 假少爷被赶回农村带妻儿逆袭人生 重生之东北小城风云录 重生1977,从断亲开始 灵气复苏:开局获得弑神之力 开局一首天下,塌房歌手引爆乐坛 带着Tom勇闯霍格沃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