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罢,转身便要离去。
领导却又将他喊住:“这个李铁锤,可是之前研制出收割机的那个年轻人?”
“正是,他原本是靠山屯公社的拖拉机手,因表现卓越被调至京城。曾助力内江雷达研究所研制出一款名为‘千里眼’的雷达,经实测,追踪精度比国外最先进的雷达提升了40%,目前已实现列装,效果斐然。”助理汇报道。
“这是个人才啊……不,岂止是人,简直是天才!”领导的手指头在桌子上轻轻敲击着,“你重点留意一下红星机械厂的项目,必要之时,可派人前去支援。”
助理一时有些愣神,这可是他头一回听到领导用“天才”这般赞誉之词去形容某个人。
倘若说李铁锤此前只是进入了相关名单,那么此刻已然跃居名单前列,成为重点关注对象了。
“是,我马上着手办理。”助理点了点头,关上门,退出了办公室。
领导再次起身,望向窗外,不知何时,天空中的乌云已然消散,皎洁的月光倾洒在京城大地之上。
此时的李铁锤经过一夜的奋战,总算是把挖掘机的“本土化”研制工作的计划给搞了出来。
看着研制计划,他有些郁闷的捏了捏眉心。
履带之类的配件国内就能生产,其他一些不重要的配件,也可以找到替代品,关键是核心的几个部件——液压元件,挖掘机的动臂目前国内尚且不具备生产能力。
压泵、阀等关键部件的生产技术全都被国外所垄断。
而动臂需要精密铸造和热处理工艺,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达不到。
更严重的是,李铁锤经过计算,只是初步的研制计划就要花费高达五十万人民币的研制费用。
而上级部门批下来的经费只有不到二十万,现在已经被花得七七八八了。
如果开启研制计划的话,就只能由红星机械厂往里面投入大笔资金。
“要不....咱自己把钱先投进来?”李铁锤想了想,决定把从水电料商店那边拿到的分红拿出来。
他还没来得及有动作,就接到了柳宗山的电话。
“铁锤,到我的办公室里来一趟。”
放下电话,李铁锤拿起研制计划,快步来到厂长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听到里面有回应之后才推开门。
办公室内,柳宗山正在跟一个身穿中山装的中年人聊着什么。
见到李铁锤进来,柳宗山指着中年人介绍道:“铁锤同志,这位是一机部民用机械工业处的张东科长。张东科长可是老工业人了,当初咱们红星机械厂能够改制成功,就有张东科长的一笔功劳。”
张东科长笑着跟李铁锤握了握手:“你别听老柳胡说,我现在来到这里,我的身份就是一机部派驻红星机械厂专员,我是来为红星机械厂负责的。”
专员?李铁锤太清楚专员这个职位的意义了。
虽说没有什么级别可言,但是却代表了上级,权力特别大。
只是一机部为何要把张东专员派过来呢?
张东是个爽朗的性子,看出了李铁锤的疑虑后,从文件包中取出一份日报递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