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卿所言,正是朕所忧虑之事,不过魏卿不必担心,朕已经给他找好了几位老师了。”
李世民笑道。
在场的众人都不禁诧异,之前怎么从未听说过此事。
萧瑀有些急切:“不知陛下给他找了何人教导?”
他还想着收温禾做学生,有这样一个比肩甘罗的学生在,千百年后,他必定青史有名啊。
李世民意味深长的一笑,说道:“朕让他去兵部,便是让他去学习李靖等人的带兵之道,让他去工部,是为了让阎立德教他匠作之学,至于其他学问以及品德之说。”
李世民说到这突然停顿了一下。
萧瑀不由得瞪圆了眼睛,望着李世民,疯狂的暗示自己。
却听李世民轻笑一声,说道:“朕将亲自教导,朕想应该没有比朕更合适的人选吧,毕竟这竖子的字可是朕亲自取的。”
众人闻言,顿时恍然大悟。
他们竟然将这件事情给忘了。
自古以来,取字之人,非师长不可。
他们之前都以为李世民是以岳父之尊,为温禾取的字。
现在才知道,李世民是把温禾当做学生了。
“圣明不过陛下。”
魏征难得这么赞同李世民。
后者闻言,不禁开怀。
可除了李世民和魏征外,其余人的脸上都笑的很勉强。
皇帝亲自收学生,古往今来几乎可以说没有。
若是皇帝陛下今日所言传扬出去,只怕那高阳子府的大门都要被人踏破了。
“既然这竖子的书稿都送来,诸位卿家若是有兴趣的,可以传阅,若是那竖子写的不好的,尽管批改。”
李世民莞尔的望着大殿内的众人。
魏征觉得皇帝陛下可能有点得意忘形了。
这里是两仪殿,是谈论政务的地方,怎么能看说书这种东西呢。
他正要开口,却听萧瑀抢先道:“多谢陛下,老夫看了这开头啊,就想继续往下看,只是觉得此地不合时宜,既然陛下允准,那老夫便不客气了。”
萧瑀都如此说了,魏征只好悻悻然的闭嘴了。
萧瑀还真不是随便说说而已,他看的格外认真。
前排的杜如晦几人回头一看,见他时而严肃,时而点头,都不禁好奇起来了。
一直暗中观察萧瑀的长孙无忌,不由得好奇。
‘这后世之人写的三国,到底有何趣味?’
“萧卿,这三国如何啊。”
批改完札子后,李世民起身活动身子时,朝着萧瑀那边走去。
闻言,萧瑀起身,笑道:“可谓是通俗易懂,比起三国志的晦涩,多了几分的趣味,只是有几处错误,但不失故事本身的有趣,毕竟只是说书,并非正史。”
看到第五回的时候,萧瑀便不禁蹙眉。
他记得史书上记载,明明是孙坚军冲阵斩的华雄,怎么到温禾这本书里,变成关羽阵前斩华雄呢?
萧瑀也是上过战场的,自然知晓,所谓的阵前挑战,不过是儿戏罢了。
还有这青龙偃月刀是何物,竟然那么长。
用这种兵刃可不适合在马上冲阵。
“哦,既然如此,那朕倒是要好好看看,对了,还有哪位卿家想看的,朕不着急。”
见李世民问起,房玄龄等人确实来了兴趣。
看了这大半天札子了,正好休息休息。
随即这本三国便在两仪殿内传播开来。
每个人几乎都看了快一炷香的时间。
“写的确实太直白了,但若是作为市井说书,还是不错的。”
“开头那首词不错,叫什么来着?”
“临江仙,教坊司的曲词。”
“对对对临江仙,一会下了衙,不如将这首词拿去,让她们唱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