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285章 九月九给老爷子做大寿

第285章 九月九给老爷子做大寿(2 / 4)

在旧社会时,无论是家庭富裕与否,对于老人的寿辰是绝对不能马虎的,寿庆是家中的一件大事。

这个时候孩子们集聚在一起,既可以增进家庭团结,又彰显了家庭文化与家庭实力。

可以说,庆寿像一部完整的乐章,给人们带来的不单是敬与孝,更是欢乐与亲情的分享。

说回重阳节,老京城有很多重要习俗,其中之一就是食花糕。

《帝京景物略》是明代一本记述京城人文的著作,为当今人们研究老京城风情提供了重要资料。

其中就有“女儿节”的描写,说这一天,出阁的女儿要回家看父母,父母要为闺女准备花糕食用,全家人一同享受团聚的欢乐。

这里所说的女儿节便是重阳节,而家里父母对出嫁女儿的关爱也都融入在这花糕之中。

关于重阳节食花糕的习俗,《武林旧事》一书中有记载:“九月九日重阳节,都人是月饮新酒,汎萸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糅为之,上缕肉丝鸭饼,缀以榴颗,标以彩旗。”

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中也说:“九月蒸花糕,用面为糕,大如盆,铺枣二三层,有女者迎归,共食之。”

虽然女儿节早已淡出了许多老百姓的记忆,但吃花糕以及重阳敬老的传统得以保留至今。

正是借了“糕”的谐音,人们会在重阳节这天互相祝福着老人高寿,家庭步步高升。

………………

时间在弹指一瞬间就过去了将近两个月。

刘之野一家在十月十七日下午就匆匆赶回了刘家庄,因为第二天便是重阳节,也是老爷子的八十岁寿宴。

为了给老爷子祝寿,他们一家选择了提前返乡,投身于大伯一家的忙碌中。

他们一大家子人齐心协力,共同承担着这份特殊的责任与孝道。

刘之野他们刚回到家,正好瞧见大伯母以及姐姐刘玉翠,正准备做“花旗糕”也就是俗称的“重阳花糕”。

有人会好奇地问一句:“那重阳花糕具体是什么样呢?”

其实早在记录京城风俗的名著《京都风俗志》中就有记载,“重阳花糕”上通常有两只可爱的山羊图案,寓意“重阳”,此种花糕做工精细,京城的一些饽饽铺就有所售。

还有一种花糕蕴含了更多家的味道,是老百姓自己个儿制作的。用黄米和江米分别蒸制成面饼,中间裹以枣、栗子、果仁等,因上下两层色彩明晰,也称“金银糕”。

有些聪明的妇女们还会在糕上贴“双喜”“福禄寿”“禧”等图案,再插上色彩鲜艳的小旗子,既能食用又是可欣赏的艺术品,这样的花糕就成了重阳节馈赠亲友们的佳品,也称“花旗糕”。

在留下邓茹和甘凝这对婆媳之后,刘之野与他大伯简单交代了几句。他问道:“大伯,家里还有没有什么需要准备的?我回去接铁林他们,可以一起捎带着。”

大伯刘元生也没闲着,他正带着几个同族兄弟忙着布置宴席寿堂。闻言,他沉思片刻,建议道:“家中酒菜已备妥,你不妨购置些瓜果点心等小吃回来,宴会摆盘用。”

刘之野回应道:“得嘞!”

他接上刘铁林、刘之泰、贺红梅三人后,发现还多了一位英气十足的姑娘。

这位姑娘身材高挑,气质不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他还没来得及询问是谁,那姑娘已恭敬地向他敬礼:“首长好!”姑娘主动打招呼,让他感到意外又惊喜。

刘之野笑着给她回了个礼,“这位同志位是……”

一旁的,刘之泰赶紧为她解释道:“哥!这位是咱们女子特警中队第二小队长,郭琳同志。”接着,他摸着后脑勺,不好意思地说:“嘿嘿!她还是我的对象。”

刘之野听闻,然后眉开眼笑地道:“嚯!你这木脑壳也懂得开窍了啊!知道谈对象了,不错不错!”

最新小说: 我家侧妃是专宠 斩断情丝后,全宗门痛不欲生 官路:从扫黑除恶开始 权力巅峰:我老婆是京圈大小姐 修仙万年归来 假少爷被赶回农村带妻儿逆袭人生 重生之东北小城风云录 重生1977,从断亲开始 灵气复苏:开局获得弑神之力 开局一首天下,塌房歌手引爆乐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