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经典好莱坞电影其实原故事出现得都很早,像《碟中谍》的原版电视剧更是在60年代就有了。
这书故事性很强,不过魏明现在已经不仅仅是看故事了,还要研究语法和单词,他在北大图书馆看了太多英文老书,得尽快找找当代文坛的风格。
要不然就会有写知青小说写出了五四时期的感觉。
魏平安在旁边跟刘副局聊了起来,问他这次在香港要待多长时间。
刘副局道:“这次要在香港过一夜,不过大家要跟着大队伍行动,不要掉队。”
出趟国所有人都可以放松,就他这个领队不能放轻松,几个人出去的他就必须带回去几个,现在就差香港这一哆嗦了。
要不是到香港的时候都已经深夜了,他们就直接坐车去深镇住下了。
而听到可以在香港过一夜,魏明眼睛也动了动,不知道能否让老鬼跟平安叔和小红见一面。
现在全家就小红一个蒙鼓人了。
到了飞机上,魏明一直看书,当把《伯恩的身份》看完之后萌生困意,立即歪头睡觉。
而魏平安睡的更早,只有魏红精力旺盛,拿着一本英文数学期刊看的津津有味,时不时还在草稿纸上比划比划。
而在魏明他们到达香港之前,香港关于这次法兰克福的报道就已经见诸报端了。
香港人对读书的兴趣普遍不大,自然不关心这种书展活动。
但因为这次书展上有魏明,所以当报纸上出现魏明火爆法兰克福的新闻时,报纸也跟着卖爆了。
距离“明天会更好慈善演唱会”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但香港还在消化魏明留下的影响,乐坛、文学界、漫画界就不说了,最近还有一场关于大熊猫的大讨论,最终以碾压的优势决定了香港将拥有一对大熊猫。
周惠敏看着《明报》上魏明写书法的照片,忍不住犯起了痴。
金庸也有出版社,叫明河社,不过只出版他的作品,所以这次只派了《明报》的人去法兰克福,力求获得一手新闻。
去年关于书展的报道可没多少人感兴趣,但今年却为《明报》提振了销量。
哪怕是骄傲的香港人,听到魏明作品卖出几十个全球翻译授权,赚了几十上百万美元都会忍不住挺起胸膛的。
现在这张报纸上讲的是书展第一天的情况,周惠敏一字一句慢慢看完,只恨自己不能陪驾左右。
算算时间,今天应该回来了吧,他还会来香港吗如果这时候自己去机场是不是有机会等到他呢
周惠敏看了看客厅,妈妈已经进卧室了。
那颗躁动的心又开始不安分了,阿敏披了件衣服,开始轻手轻脚。
就在她即将走到门口换上鞋子的时候,周妈妈的房门开了,她一脸八卦地冲女儿招招手。
“阿敏过来。”
“啊”
“你快来啊!”周妈妈道,“我看到一个年轻女人进了阿鬼家!”
一听这个,周惠敏顿时把魏明抛诸脑后:“真的假的,你没看错吧”
“肯定不会错的,虽然有点远,但应该很靓。”周妈妈兴奋道,没想到老鬼这个岁数竟然还搞这种事。
很靓,还很年轻,周惠敏心想,该不会是翎姑姑吧,妈妈估计是误会了。
“妈妈,鬼伯有个女儿,可能是她也说不定。”
“女儿他还有女儿啊她女儿多大了”
周惠敏:“二十出头,刚大学毕业。”
周妈妈摆摆手:“不对不对,虽然年轻但肯定也不是二十出头的年纪,阿敏你盯着,我先把碗刷了,刚刚光顾着看都还没收拾。”
“啊,你……”
周惠敏想要去机场碰碰运气的想法彻底夭折,只能跟着妈妈在这里八卦鬼伯。
而此时鬼伯家里确实有一个年轻女人,看着三十来岁,实际上四十出头,她叫林妮,魏翎翎的亲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