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长,去吧,咱们是军户,日子过得苦,去了澳洲,绝对能发家致富!”
“是啊屯长!”
“屯长,我们都支持你!”
村中少年,或是青年,看到了沈三儿的变化,谁不想去?
岂止是年轻人,便是上了年纪的,为了儿孙,对于沈三儿描绘的富裕生活也十分向往。
故土难离,归根究底,除了心中情怀外,还是说,离了故土,人活不下去。
人离乡贱,离了家乡,外出闯荡,又有几个能成功的?
别看甲字屯都是军户,都是底层,别的经验大家不一定有。
祖祖辈辈,言传身教,甚至有一些老人,是亲身经历的,便是逃荒、逃难的经历。
那真的是,十个出来,最后能活着的,有二三便是老天爷庇佑了。
漂洋过海,远渡重洋,自然是让人畏惧的。
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启新的生活,一切从头开始,更是让人畏惧。
但是,沈三儿活着回来了,他嘴里面的生活,跟想象中根本不一样。
更何况,还有二十六封家信。
这些家信的口吻,是自家儿郎没错。
出去一趟,一个个口气都大了。
说什么一大片地,开垦不过来。
还有奴仆帮着干活,有吃的有喝的,有住的有穿的。
那还纠结什么?
走出去了,不一定就没奔头。
屯长皱眉,似乎是在心中挣扎。
“让各家的当家人过来,咱们好好商议商议。”
此言一出,不少人面露笑意。
屯长这是松口了,显然也想要出去,有这个想法。
毕竟,屯长家的儿子,也来了家信,心中言辞恳切,让老父亲再派几个兄弟去帮他,他一家人是真的忙不过来啊。
等沈家的席面摆上来,二十块银元,消费力还是很强大的,白花花的猪肉,都是上百斤,不仅如此,还有新鲜的活鱼,还有鸡鸭。
至于粮食,甲字屯不缺粮食。
沈三儿也开心,家里面生活虽然变化不大,但是,也是有一些变化的。
至少,老爹老娘,还有哥哥弟弟们没有饿着。
脸上都有血色了,不是他离开的时候,全家老小,清一色面有菜色,老爹脸上更是褶皱纵横,每日都是愁眉苦脸,从来没见他笑过。
时隔一年,真的不一样了,老爹脸上笑容都多了,老娘也慈爱了不少,不再每日大声嚷嚷,打鸡骂狗。
实际上,这一场全村参与的宴席,吃的也不是很好。
说是有几个肉菜,可是,都是参杂了大量青菜萝卜的,那鸡也是烧成了土豆烧鸡,一眼望过去,只有土豆,很少见到鸡肉。
可大家还是吃的开开心心,聊的热火朝天。
从中午一直热闹到半下午,村民们这才散去。
等人都走了,沈家才关上了院子,一家人围在了一起。
“三啊,不是爹说你,今日你也太大方了,那可是二十块银元啊,咱们一大家子两三年的嚼用,这一顿饭全都花出去了。”
沈父心疼,人前顾及面子,也为了不给儿子拖后腿,这才忍着没说的。
席面上吃的开心,他心里面实际上是五味杂陈啊。
二十块银元,他们一家老小,能吃上好几年啊。
关键是,他们是军户,收入真的不错,以往几年时间,都积攒不下这么一笔财富。
“嘿嘿!”
沈三儿笑了,也不在乎,直接从怀里面掏出了一个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