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功名的读书人自然更有价值,可你一个人,如何能比得了一个家族?
去了吕宋,他最多派遣几个兵丁给这些读书人,可没有其他的支持。
能自己带上,自然是更好。
五月底的时候,武王已经从朝廷领了印玺、袍服、一整套亲王仪仗,这些都是有定制的。
吏部、户部、礼部,甚至是刑部,都参与了进来。
武王这个藩国可不是寻常藩国,是王国,地位甚至比
类似安南、倭国、高丽这种,是大渊皇朝的附属国。
他们的国王,进入大渊皇朝,地位可比不了亲王,是要自我降爵一等的,最多就是堪比一个郡王罢了。
武王不一样,他是朝廷册封的王爵,是亲王,还是宏丰帝的亲儿子。
在自己的封国内,武王就是皇帝,进了大渊皇朝,他也依旧是顶级亲王,享受亲王爵位。
每年,朝廷是要给武王亲王俸禄的。
当然了,因为是封国,朝廷对于武王的封国,还是有一些掌控权力的。
官员可以派遣,还能享受一些税赋。
封国的建立,规矩也是与时俱进的。
大渊皇朝力量强大,那封国之主的权力就会被压制下去,跟自家国土差不了多少。
皇朝力量弱了,那封国之主的权力就会膨胀,甚至成为真正的国中之国。
六月初,武王从京城出发,直奔天津卫,走海路去吕宋。
而在大渊皇朝的官方用语中,吕宋也正式改名,武国。
宏丰帝很大地方,大笔一挥,基本上,将整个东南亚的海岛陆地,全都划给了武国。
也就是说,武王只要足够强大,这一大片的海域、岛屿,全都是他的封国,是他的势力范围。
当然了,安南所在的中南半岛,还有大渊皇朝往外辐射的南海等范围,没有给武王。
宏丰帝就算再大方,对自己的儿子再信任,也不会把这些给出去。
疆域之外的土地可以给,有多少给多少,但是,疆域内的,还是要留给太子的。
武王这个封国,宏丰帝也许多想法。
他并不打算,让武王在武国长久立国。
所以,这一次武王只是自己单枪匹马出海,带出去的,也就是一个侧妃,几个妾室。
武王的正妃,还有另外三个产子的侧妃,以及子嗣,全都是留在京城的。
私下里,宏丰帝给了武王十年时间,两年能回来一个月时间,尽最大能力,将整片海域全都纳入掌控。
武王的最终封国,宏丰帝还是指向了美洲。
如今的武国,距离大渊皇朝还是太近了。
理想状态下,宏丰帝自然不愿意外封的强大封国,距离中央王朝太近,这是取乱之道,智者不取。
所以,武王的军队是朝廷派遣,文官体系,大部分也都是吏部安排的。
可以理解为原始投资,是朝廷资助,也能理解为,朝廷对武国的初步掌控。
武王对此,倒是没什么,他还年轻。
十年时间,耗得起。
当然了,宏丰帝也给出了承诺,武王去美洲的时候,可以带走自己在武国打造的班底,文臣武将最多可以带走一半,军队也可以。
这算是对武王最大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