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爷放心,等北王登上倭国,一定仔细这件事情。”
赵清虎竖起了大拇指,果然是聪明人,闻弦音知妙义。
石见银山这种事情,还是不能提前暴露,否则,文臣武将全都一拥而上,麻烦得很。
再有,这些金银运送回来,赵清虎也不打算让它们在市面上流通,当做储备金使用便是。
皇家银行的巨大金库可还没存满呢,还能容纳大量的黄金白银。
这一次出海的船只太多,整个舰队很庞大。
所有的船只同一天起航,根本就不现实,也没有意义。
先锋部队先发,是五千大军,后续陆陆续续,便是一队接着一队的船舰。
这一次,各大商会的船只,被安排在队伍中心。
而负责压轴的,便是肃国公的帅船,走在最后。
整个船队,庞大无比,数百上千艘大船,日夜不绝,川流不息,从港口出海。
赵清虎站在高台上,对于整个港口的布局还是很满意的。
除了中心港口外,周围还有不少小型港口,都是为中心港口服务的。
整个舰队出海之后,港口内,很快就有龙骨帆船进来。
一部分是从海外回来的,也有一部分,是提前避让出去,让出位置的,属于渤海舰队的船只。
港口还是不够用,还需要继续建设。
太子殿下,忙的跟陀螺一样,虽然有了第一次机会,但是,如此庞大的舰队出海,事情还是很多。
兵力分配,水手分配,船只编号等等,还有指挥问题,都需要确定下来。
整个舰队,每一队船舰之间,隔开多少距离,往来的快船小船,如何安排,都需要他去关心。
他虽然没出海,但是比第一次出海,也不清闲多少。
唯有。
好在,从朝廷角度来看,如此大规模的舰队出海,日后会越来越少。
大型舰队出海,应该更改成小型,多批次的船队出海,如此,不管是港口,还是海上航行,都会安全许多。
庞大舰队出海,若是碰到了大风大浪,彼此之间冲撞,都会造成不小的损失。
“呼!”连续忙了五六日,等肃国公的帅船离开了港口,太子殿下也松了口气。
“赵叔,还是您轻松啊。”
赵清虎乐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殿下,这是你的责任啊。”
太子一愣,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心绪微微有所起伏后,太子殿下叹了口气。
“好在,日后大型舰队出海会减少,改成小型多批次。”
赵清虎点头,等出海成了常态,朝廷的舰队往来,也会逐渐走上常态,确定好时间。
等一些散兵游勇的船队,三五艘船只也能安全出海,安全航行,甚至是单独的商船、客船都可以远航,那就没有今日的麻烦了。
“殿下是今日回京城,还是在天津卫坐镇一段时间?”
“赵叔先行,我还要在这留一段时间。”
“好!”赵清虎转回自己休息的小院,让顾凌轩去安排回转京城的事情。
这一次来送三郎、四郎的人不多,除了他,只有大丫、大郎两人,其余的都在家里面,还要照顾孩子们呢。
一行人,也就是四五辆马车,很快就踏上了回京城的大马路上。
路上车水马龙,一路都有士兵护持,这个时候回返京城的人不少,勋贵文臣,都是有护卫的,路上安全不是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