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人文之地这么搞,旁边还是孔庙,场面会不会有点太难看了?
午后,白榆从县学离开后,回了都察院门房。
又找到钱指挥,将一百两银票拍在钱指挥面前,财大气粗的说:
“先前共欠你七十两,这里是一百两,你该倒找我三十两!”
钱指挥拿起银票鉴定了一下,随口道:“你接外快了?县学里油水也如此丰厚吗?”
白榆喝了几口水,答话道:“运气好,可能遇上一个土财主家的。”
又到第二日,白百户调集了五十人的持械大军,“杀气腾腾”的来到宛平县县学。
白榆本人也穿上了正六品武官袍服,胸前有一只彪的那件,挎着见过血的腰刀,大摇大摆的出现在县学师生面前。
县学教官刘教谕浑身发抖,不知道是被气得还是被吓得,对白榆喝道:“你这是做什么?”
白榆解释说:“不用惊讶,我一个武官在去上直的路上,带着刀和护卫,这很合理吧?
今天不是要选拔贡生吗?快点选,选完了我还要去上直。”
到场的在校面面相觑,这还能选吗?
站在人群最前方的五个四十多岁老生,大概就是高长江所说的五大学霸了。
就连刘教谕治理县学,也需要和五大学霸合作,才能维持局面。
这时代学校纲纪废弛,没有多少实权的教官威严扫地,很多时候只能充当一个管理学校杂务的角色。
学校生员也并不畏惧学校教官,他们真正畏惧的是提学官大宗师,那才是能决定生员前途命运的狠角色。
白榆扫视完五大学霸,然后又给了高长江一个安心的眼神,随即对刘教谕催促道:“开始吧!”
刘教谕当众宣布道:“根据资历和年龄,今年贡生名额该给宋云升。”
一位中年士子从五大学霸中站了出来,朝着众人点头示意。
按照朝廷规定,年满五十岁生员可以获取一定优待,不用再入学。
所以在校生员里,四十几岁基本就是最大了。
站在刘教谕身边的白榆立刻质疑道:“选拔贡生应当注重德才,怎能只看年龄和资历?”
刘教谕解释说:“按照制度就是这样,朝廷意图是用贡生安抚蹉跎不得志的老生员,所以才以年龄资历为标准。”
白榆强行非议说:“那也不能只看年龄资历,完全不注重德才吧?”
刘教谕指着站出来的老生宋云升,对白榆反将一军道:“难道你认为,宋生就无德无才?”
白榆大声嘀咕说:“我看他没什么德才。”
刘教谕:“......”
有你这么说话的吗?当着面说别人无德无才,人情世故你是一点也不懂啊。
那位老生宋云升接上了话,朗声道:“在下确实德才不足,甘愿将贡生名额转让出去。”
宋云升很清楚,选拔贡生的精髓不在于自己获得名额,而在于转让。
所以就不必在自己身上较真了,反正自己也没想真去当贡生。
白榆也没在意,这是原生名额还是转让名额,只要最后落到了高长江手里就算完成任务!
于是就对宋云升说:“好!既然你要将名额转让出来,那我就提名高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