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此机会,將瀘津关夺回,朕便可退兵!”
此时的祐世隆已经二十九岁,他准备在自己三十岁前,夺回丟失的会川之地。
面对他的执,董成只能嘆了口气。
他十分清楚如今国內的情况,虽说大礼称霸南部已经足有数十年,但南部的驃国、墮罗钵底、
女王国都对大礼的霸权產生了不满。
再加上这些年祐世隆穷兵武,使得大礼治下的诸多部落死伤惨重,因此蛮人也渐渐不再信任大礼。
除此之外,由於会川之地丟失,十数万人口涌入大礼,继而导致大礼內部矛盾逐渐锐利。
在董成看来,现在祐世隆要做的不是收復失地,而是解决內部的这三大问题。
如果这三大问题无法解决,那董成真不知道大礼还能坚持到什么时候想到此处,他也忍不住远眺战场,可战场上的大礼精锐与蛮兵,仍旧无法突破这雄伟的瀘津关祐世隆还在指挥军队不断强攻,而此时的张武则是在率兵赶来的路上。
相比较这西南的战事,此刻天下人更为关注的,主要还是曾元裕归附刘继隆,王式等人带兵进驻徐泗地区的消息。
“直娘贼,这曾元裕如今竟然降了朝廷,那我等又该如何”
下邳城內,攻下宿迁並撤回下邳的时薄此刻正脸色难看的看著地图,耳边还迴响著衙门內眾將的抱怨声。
“够了!”
时薄怒目圆睁的看向眾將,这才使得他们闭上了嘴。
如今他们只占据了下邳和宿迁两座城池,而王式已经带兵七万先行南下,並在徐泗地区大肆招募饥民充作民夫,每日发粮二斤。
二斤粮食看似不多,却也足够一个壮劳力节省著吃三天了。
正因如此,下邳、宿迁等地的饥民纷纷北逃。
若非时薄派兵阻拦,恐怕两座城池已然成为了空城,
饶是如此,两座城池內的百姓也没有留下多少,只因为他们拿不出粮食来賑济百姓,被留下的百姓不是被饿死,就是冲关被杀。
“某决意投降朝廷,汝等以为如何”
时薄只有两座城池,况且他距离断粮也不远了,儘管还有八千多兵卒,但顶多维持两个月就得断粮。
这种情况下,似乎只有投降朝廷,但若是投降朝廷,將校及普通兵卒的待遇就值得商权了。
“投降倒是好说,只是朝廷鲜少接受降卒,况且我军只有两座城池,八千多兵卒,如何让朝廷接纳我们的条件”
李师悦开口点明主要问题,时薄则是走到案前,来回渡步道:
“王式此前在徐泗就任时,银刀军便是为他所灭,许多弟兄得知他南下,早已有了投降的心思。”
“汝等只要夸大,说王式领军十万前来,投降还有活路,且朝廷之后军在徐泗地区均田,这样军中弟兄自然会有愿意投降的。”
徐泗地区风气彪悍,可曾经最为彪悍的银刀军就是被王式所灭,
后面招募的这些兵卒,大部分都是放下锄头来当兵的,回去种地也手艺熟练,只要发田就饿不死。
不过均田是一回事,弟兄们能拿到多少田就是另一回事了。
正因如此,李师悦继续说道:“若只是均田,弟兄们又能分到多少田”
“回去过那泥腿子的日子,又有几个人愿意”
“起码多分些田地,让弟兄们能收租过日子,弟兄们才会支持投降。”
“没错,自然要多分点地!”
“依俺说,每个人发五十亩良田,便是易二休一,每年也能收到二十石粮食,足够弟兄们富贵了!”
眾將七嘴八舌说著,时薄却听得脸黑:“五十亩良田,您们倒也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