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拂过,原本的燥热也被带走,只留下凉爽与痛快。
远眺汉水,但见两岸除渡口外的广地区绿树成荫,群山叠翠,风景不言而喻。
如此山色与江景,放在后世还真没几个地方能看到。
静静欣赏两刻钟,渡船很快便来到了汉水南岸的襄阳渡口。
不得不说,哪怕彼时襄阳地位不如江陵,可襄阳这背靠山峦,三面临江的格局,也当得上易守难攻之地。
“若是在此修筑坚城,恐怕数万大军都难以攻入其中吧”
曹茂见到远处的襄阳城,忍不住发出如此感嘆,刘继隆点点头,承认他说的不错。
“待日后扫平江南,这襄阳和南阳倒是都得加固加固了。”
他隨口提了句,左右便纷纷记下,而这时他却已经走下渡船,踏上了南岸的土地。
襄阳作为沟通山南东道南北的要地,南来北往的商贾自然不少,因此它的渡口比北边邓城要大了数倍,停泊的船只也是数以百计。
刘继隆见状,当即便对曹茂吩咐道:“去与襄州刺史商量下,徵募舟船,送大军走水路南下后,再走陆路前往江陵,能省下不少时间。”
“是!”
见到汉水两岸的繁荣后,哪怕刘继隆不说,曹茂也会主动建议。
不是他想偷懒,而是此地著实太热了,乘船不仅舒服,速度也不慢,没有必要走陆路南下。
在刘继隆吩咐过后,曹茂很快便见到了早早等待的襄州刺史和襄阳一眾官员。
在他们的安排下,刘继隆他们很快便徵募了二百余艘舟船南下。
翌日正午,大军便进入了江陵府,寻了一处距离江陵城最近的渡口下船后,往江陵继续赶去。
待到他们抵达江陵时,此刻已经是六月末梢。
“臣等,参见殿下—”
六月三十日,当耿明率领江陵府数百官吏在城门处迎接刘继隆到来时,江陵城外集镇中生活的百姓也纷纷前来围观汉王风采。
耿明调动了三千兵马来维持秩序,可见如今的江陵比较曾经来说,富庶繁华了不知多少。
近千骑兵护卫刘继隆到来,刘继隆则是左右看了看四周情况。
城门外的集市修建不知多少屋舍,基本依靠城墙根向外扩建,止步於护城河。
城门口的集镇街道宽十丈左右,地上还有扩修不久的痕跡,想来是耿明为了迎接自已,在近日才扩宽的道路。
“城门是兵马出入要地,这街道保持在十丈刚好,要严禁百姓逾越。”
刘继隆可是清楚老百姓违建能力的,侵占道路的手段可以说层出不穷。
別看现在这条正街有十丈宽,但若是不管不顾,用不了几年就会被侵占的只剩五六丈,甚至更窄。
“末將遵命!”
耿明一如既往的沉默寡言,哪怕是面对刘继隆,他也只是憨笑著应下所有。
不过若是有人因他憨笑而轻视他,那便有苦头吃了。
“上马进城吧。”
刘继隆看著越聚越多的百姓,不免吩咐起了耿明。
在他的示意下,品秩高的官员很快上马,品秩较低的官员则是骑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