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归义非唐 > 第518章 禪让而辞

第518章 禪让而辞(3 / 9)

9

刘继隆开口便要废除御史台,这主要原因是御史台中的官吏基本都是旧唐臣子,而都察院的官吏都是曹茂、韩正可等人精挑细选的陇右官员,

其次,明代都察院在组织结构优化、地方监察制度化、职能扩展和歷史延续性上都比唐代御史台更先进。

明代都察院的问题在於十分依赖於皇帝支持,一旦皇权衰落,其效能也会如歷朝歷代的监察衙门那般大打折扣。

不过皇权旁落这种事情,要么就是经歷了东汉那种大部分皇帝集体幼儿园的情况,要么就是王朝存续二百年以上才有可能。

明代的许多制度比起唐代的制度还是更为先进的,只要將部分糟粕祛除,对於维稳地方,保障中枢威望还是作用很大的。

想到此处,刘继隆吩附道:“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品秩正三品,统领天下监察事务。”

“都御史下设左、右副都御史,品秩从三品,协助都御史管理院务,分管部分监察事务。”

“副都御史下设左、右金都御史,品秩正四品,辅助副都御史,执行监察任务。”

“诸道设左、右监察御史,品秩正五品,负责巡察、监督各道地方官员,派遣巡察御史巡察地方。”

“每道监察御史下设四十到七十名巡察御史,品秩正七品,负责日常巡查地方,纠察不法官吏。”

“其余下属衙门,以李相、高相与百官补充,以韩正可为左都御史,以陈瑛为右都御史。”

刘继隆话音落下后,赵英就知道那些地方上害群之马的好日子要结束了。

大唐並未有常设的地方监察官员,大多都是临时设置,而今各道常驻监察,且监察与巡察官员数量不少。

四十到七十人看似不多,但天下十五道,合计便有六百乃至千人,而天下不过一千五百余县。

可以说,每个巡察御史都可以一年时间去单独调查一两个县的猫腻,这对地方上的世家豪强和官吏来说,压力不可谓不大。

想到此处,赵英不免询问道;“殿下,调陈瑛入京,那江南西道的都督使司就空缺了,应该—.”

见他询问,刘继隆不假思索的想出了人选:“令王思奉前往担任江南西道都督,以钱谬担任江南西道布政使,高述担任按察使。”

“罢李播、杨行慰、钱谬观察使之职,以李播担任江南东道按察使,杨行慰担任布政使,调刘英谚担任江南东道都督。”

他虽然想要將湖南、江西、江南、浙江、福建等处细分出来,但眼下还不是时候。

他需要先把南方的事情都理顺,然后才能根据人口情况,决定是否將这些地方提前划分出来。

“汝亲自走一趟南衙吧,將这份军功的拔擢文册也带去。”

“臣遵令—

刘继隆对赵英吩附,赵英恭敬起身从刘继隆手中接过拔擢文册,隨后来到角落,从身为起居郎的敬翔手中取得都察院的详细制度后,这才缓缓退出了汉王府的正堂。

在他走后,刘继隆缓了口气后才看向敬翔说道:“汝觉得吾所制定的都察院与天下十五道监察制度如何”

“臣以为,殿下此举定能影响后世千年敬翔倒也不藏著掖著,当他从刘继隆口中听到將御史台併入都察院后,他就知道都察院崛起已经註定。

只是他没想到,刘继隆竟然在天下十五道都常设监察和巡察官员,这对於加强朝廷的威望自然是好的,不过官员们反对的声音肯定也不小。

若非刘继隆掌握了关西官学,说不定还真需要与这群人妥协。

至於现在嘛,敬翔只觉得天下大变也不过这两年时间了。

面对敬翔这番坦荡,刘继隆嘴角轻扬,隨后又將目光放在了桌案上的奏表中,同时感嘆道:

“此为开端,朝廷积弊百年,许多事情不得不除,不得不防.—“”

面对他这番话,敬翔十分认可的点了点头。

最新小说: 顶级世家!我音系成神?灭异族! 咬定宝山不放松 在线追妻:陆先生宠婚365式 斗罗:学霸养成系统什么鬼 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我,内测服最终BOSS! 上山十几年,下山即无敌 精灵世界的工匠大师 低等雌性爆红全星际 万金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