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隆很早就废除了汉军军中的职田,但他並未废除所有大唐官员的职田。
旧臣们手中的职田和永业田,多则上千亩,少则数百亩。
旧臣官员七千之数,手中掌握的土地已不在少数,刘继隆自然想要直接获取,
群臣眼见刘继隆得寸进尺,不由硬著头皮作揖道:
“汉王所言诚善,然臣等生计多仰职田,永业田乃朝廷所赐,若邃收之,恐伤朝廷百官之信。
“贺左散骑常侍所言极是,方今海內初安,朝廷当树信而非失信,伏惟汉王三思。”
隨著两名官员硬著头皮站出,其余官员也纷纷表態,都委婉的让刘继隆重新考虑。
不过对於刘继隆来说,若非他还在等南边安定,他早就对这群人动手了。
面对群臣的劝諫,他冷脸道:“此事不可议,当速定!”
见他如此,这群大臣不敢再说什么,刘继隆则是补充道:“百官职田收回后,可添补俸禄,以此安养。”
“汉王所言甚是!”
“陛下,臣附议汉王所言!”
眼见刘继隆要为百官加俸禄,本就没有职田的陇右及关西官员们纷纷附和起来,而李偷见无人反驳,当即也頜首道:
“既是如此,便请三位相公擬个章程,莫要耽搁太久。”
“臣领旨—”
李商隱、刘瞻及萧沟先后作揖应下,李偷见状鬆了口气,隨后生怕有人打断自己,表情诚恳的看向刘继隆。
“近来朕常观《贞观政要》,其中有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如履。”
“今朕德薄灾生,神器有更代之象,汉王功高望重,謳歌多属意之诚。”
“昔李泌尝言:唐尧虞舜,皆以禪让光昭万世。”
“朕虽不敏,然为天下百姓,敢不效之”
李价突然开始说出要禪让的话,这令殿內群臣纷纷愣住,惊讶看向金台上的他。
张瑛等人很快反应过来,表情从错变为狂喜,满怀期待的看向刘继隆。
豆卢琢等人隨后反应过来,关节紧发白,呼吸渐渐沉重其余旧臣亦或者面露复杂,亦或者面露惋惜,而李偷还在说著禪让之词。
要知道皇帝禪让,大多都是写下詔书,由重臣转交,隨后三辞三让再受之。
如李偷这种当面主动开口要禪让的,歷史上虽然也有,但却也不多。
眾人都想知道刘继隆的態度,却见刘继隆恭恭敬敬的朝著李价躬身作揖。
“臣本边鄙布衣,起义兵东还而受厚恩,当效死疆场,岂敢妄窥神器,越名器”
“昔者霍子孟持政,终守人臣之节;郭汾阳立勛,未尝废君臣之义。”
“臣虽不肖,窃慕其风;况陛下正宜励精更始,岂可轻言禪代”
“伏望陛下收回成命,使臣得全忠贞之节;若必欲强臣以非分,臣请解甲归田,骸骨还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