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部的图纸来看,恐怕这规制不过王府大小的上阳宫,只需要两个多月便能匆匆完工,届时太宗基业便毁于某等手中了!”
他这话令不少人动容,毕竟太宗已经成为了大唐的精神象征,这种话无疑能激起更多人的愤慨。
“希真兄不妨开口,只要某等能做的,无有不允!”
“是极!”
“太宗基业,断不可毁在你我手中!”
群臣七嘴八舌的说着,豆卢瑑眼见效果达到,当即便沉声说道:
“刘继隆此举,倒也算是帮了某等大忙。”
“上阳宫在城外,只要某等动手,便能轻易带天子南下。”
“南边的事情,某也已经安排好了,只要能离开洛阳,便能重建大唐。”
在场众人,有才之士甚少,大多都是群不得志的臣子。
如今见豆卢瑑什么都安排好了,他们也不疑有他,纷纷颔首表示信任。
豆卢瑑见状,只是与众人说道:“某需要诸位联络诸位所联系到的那些有识之士,等待某贴发诸位宅中,便是某等动手之时!”
“眼下东畿兵马不过三万,其中两万分驻东畿各处,洛阳城内只有北衙六军及数千金吾卫。”
“只要诸位按照某帖中所做,定能重挽大唐声势!”
豆卢瑑说了许多,却根本没有涉及具体的内容,这让众人隐隐有些不安。
但众人倒也清楚,事以密成,眼下他们只需要蛰伏便是。
想到此处,众人刚刚放松心神,便见豆卢瑑拍了拍手。
不等他们反应过来,数十名女子先后走入堂内,豆卢瑑则对众人安抚道:
“某众人齐聚于此,若是没有宴乐,定然遭刘继隆鹰犬怀疑,还请诸位莫要怪罪。”
世家聚宴这种事情自中唐以来十分常见,更别提豆卢瑑他们这不过区区二十几名官员的聚宴了。
豆卢瑑这番话说进众人心底,纷纷不再抗拒,自顾自与身旁女子推杯换盏,交头接耳,好不快活……
瞧着他们接受,豆卢瑑则是看向角落处的画师,画师见状开始提笔,将宴中众人尽数画在了画卷上。
只是口头应诺,豆卢瑑可不会这么放心,他必须留下证据才能裹挟众人,以此防止有人密告刘继隆。
想到此处,豆卢瑑脑中不由得想起了今日刘继隆在汉王府乌头门下接诏的景象,胸中怒气愈发高涨。
他侧目看向正在弹琵琶的两名女子,呼吸粗重:“汝二人,随老夫来。”
两名女子不敢反抗,只能抱着琵琶与豆卢瑑走向了角落的屋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