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当地富户,听说是持王后令前来宣讲,用不用得上都也要前去一探究竟。
如此,三日后,当巴夫人随意选了一处驿亭前去探看情况,却见这不大的驿亭厅堂当中,竟已密密麻麻挤满了人。
或站或倚,或直接垫了草团席地而坐的。
还有些明显有身份的人,在楼上听着……
驿亭四周,用来挡风遮寒的苇席早已卷卷垂落,虽不能密封,但却已经能遮挡四处呼啸的寒风了。
而在正中央处,族人面前放着好大两石黄澄澄的粟米,另有一只陶土大海碗堆了冒尖的粟米,又放在粟米之上,叫人一眼便看到了。
而他面前,则分散摆着3只陶土炉。
三只脚支撑着小巧玲珑的陶炉,底下风门大开,空气流通之下,三块蜂窝煤火势健旺,只略一走近,便能看到底下红彤彤的火来。
上头又放了一只陶罐,里头热水不知烧了许多久,正咕咕嘟嘟翻着泡。
如此,也不知是人多,还是这陶炉的暖意传达,整间屋子竟热腾腾起来。
离得近的农户脸颊都有些热的发红了。
巴夫人静静观望着,并未说话。就见族人首先端起那一大海碗的粟米,向四面八方举起,给众人看了看:
“诸位,今日一日课毕,认真听完的,再回答出我问的问题,这碗粟米便可以带回家去!”
他嘻嘻笑着,像乡间闲汉一般,虽不显得君子,却让老百姓格外有熟悉感。
“那问题十分简单,便是三岁小儿听罢也能答得出,只不知大家可带了布袋来,咱们这大海碗只有一只,可是捧不回去的。”
穷人家哪里用得上布袋?
石罐子、竹篮子,再不济,将自己身上的衣袍一搂,怎么着也得将这粮食兜回去!
便有妇人大胆开口提问:“当真简单?”
“当真!”对方斩钉截铁。
“此事可是我大秦王后为咱们天下穷苦百姓求来的神物,乃是土中之精。”
“为的,就是想免除咱们的寒冻之苦,又怕大家不知如何用,又如何省钱,这才命我等前来为大家讲解。”
“因而还请诸位放心,绝不会故意设难题刁难各位。”
“我只怕这两石粟米,今日还不够分呢!”
这族中子弟年纪不大,不过刚成丁,但向来能说会道,在族中就颇讨得长辈喜欢。
如今被委派此任,他也不着急进入正题,只是“哎呀哎呀”叹着气:
“不曾想咱们岷县的人家竟这么多呢!这粟米若不够,回答慢的,还需再等等才能再送来呢!”
一户一人,可是驿亭亭长按照名册来安排的,绝无疏漏,也绝不会多占便宜。
他这样一感叹,大伙儿便立刻着急起来,像这样的粮食,当然是落袋为安最好。
于是就有半大少年利索回答:
“能等!能等!咱们可是边地,常有羌人来犯的,人不多,可要怎么挡呢?”
边军也不是一直都打胜仗的。
如今秦王厉害,他们边军又有凶名,这才显得安定些。
但在上一辈,也常遭战祸的。
“正是如此!”
那年轻男人一拍手:“王后就是感念边地苦寒,各位守边辛苦,这才叫咱们第一时间将这神物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