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楠转醒后,略微感受了一下自身的进境,心中满是欣喜。随后,他直起身来,朝着元始天尊深深鞠了一躬,郑重而认真地说道:“弟子林楠,感谢祖师讲道之恩!”
元始天尊微微颔首,面容平静如水,威严尽显。他轻声说道:“既然已得大道,便就此归去吧。”
元始天尊并未与林楠过多交谈,林楠也不以为意。事实上,在三位道祖之中,也只有上清灵宝天尊曾与他多说了几句话。
太上与元始二位尊者,虽言语间不常显山露水,但他们所传下的道法恩泽,却是实实在在,不容置疑。这无疑是对林楠身份的一种隐晦而深刻的认可。
“弟子告退。”林楠心中铭记这份恩情,再次恭敬行礼后,转身缓缓退出弥罗宫。
踏出宫门,他置身于玉清圣境之中,四周弥漫着天外天独有的充沛始气,不禁心生感慨。
若能在此地长久修行,头顶那股始气演化的速度,定会如虎添翼,迅速提升。
然而,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性格迥异,前者威严庄重,不如后者那般平易近人。因此,林楠虽心有向往,却也不敢轻易提出更多要求。
“罢了,如今能在此聆听天尊讲道,已是莫大的机缘。人世间,不知已过去多少岁月。”林楠心中暗自思量,并未过分留恋这仙境般的环境。毕竟,对他而言,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等待着他去完成。
“此番重返人间,定要将人道中心彻底转移,让佛门大兴的幻想化为泡影。”林楠心中已有了决断,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压清天,踏上了归途。
人间,大唐。
时光荏苒,自吕洞宾在长安城上空,以狮子吼斥责李唐“欺世盗名”以来,已悄然过去了两年。
这两年间,吕洞宾的言辞如春风化雨,传遍了整个大唐。即便是唐皇李世民想要封锁消息,也是徒劳无功。
他们始终无法寻得吕洞宾的踪迹,更无法与其正面交流。
与此同时,大唐从车迟求来的“神物”,产量也进一步下滑。尽管这些农作物的产量仍高于以往的本土作物,但民间却已是怨声载道。
百姓们对唐皇李世民及大唐朝廷的不满日益加深,怨气弥漫。农作物产量的逐年下降,与朝廷的赋税、民间地主的佃租却并未相应减少,反而让农民们辛苦种植的产物,到手越来越少。这导致了朝廷依旧富庶,而民间百姓却生活困苦,怨气冲天。
在这般背景下,方翰与陈茂生二人,正竭尽全力地推动着他们的计划。
大同会在这两年间,趁着大唐百姓怨声载道之际,迅速崛起,发展势头迅猛。其“天下大同、人人平等”的理念,如一股清流,在民间迅速传播开来。
要知道,大唐明面上虽未明确划分阶层,但士农工商之间,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