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北府江山 > 第250章 改

第250章 改(3 / 3)

如果这种粗疏简单的体制能用,华夏历史上那么多的能人智士,肯定会将其发扬光大。

当初黄巾之乱时,张角设三十六方,每方设一渠帅,与八幢其实差别不大。

这年头稳定性压倒一切。

船小好掉头,现在还能修正,再过上几年,形成山头,刘道规想改都改不了。

与众人商议后,决定免除八幢,幢兵归入建威中兵,治下之民,分军户、民户、奴户三级,都要种田。

军户赋税最低,征兵时优先军户,遇上大战,需要自备粮草军械,随同出征。

每年的十月、十一月军事训练。

民户则归各县治理,按时缴纳赋税即可,也可从军,但不需要每年两个月的军事训练。

至于奴户更简单,种田打仗什么事都少不了他们,赋税最重,但八年之后转为民户,有功之人直接升为军户。

幢户采取自愿原则,改为军户或者民户。

奴隶设为二十七屯营三牧营,负责兰陵、鲁、高平、任城四郡的屯田以及尼丘山的牧场。

建威军府分骑军、步军、水军。

毛德祖为骑兵督护,刘广之为步军督护,刘钟为水军督护,此外还有孟干之的斥候营。

督护只在战时有指挥之权,平时无权调动军队。

跟以前一样,队一级就开始设置队督,专门负责军纪、士卒的思想状况,不干涉军官的训练指挥,但可以直接向刘道规汇报。

如此一来,刘道规用制度保证了对军队的绝对指挥权。

这年头军权大于天。

司马家南渡以后,一直维持这种半死不活的状态,就是因为没有兵权,以至于错过了几次北伐良机。

当然,任何问题都有其复杂性,司马家偏安江左,除了兵权问题,还有司马家得位不正,以及司马家烂泥扶不上墙等等原因。

反正刘道规觉得,将来要北伐,就必须保证内部兵权的一致。

免去八幢,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些阻力。

主要长期对军户的偏见。

魏晋军户比奴隶还惨。

很多幢民已经习惯了看旗号种田耕地,现在又改回去,让他们大不习惯。

不过在军吏的讲解下,逐渐明白过来,他们的利益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也就无人反对了。

绝大多数幢户选择了军户,建威军府的军户与朝廷的军户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仅分田,每个月还有例钱,遇上大战,还有杀敌建功。

刘道规也有意打造一个良家子军功阶层,给他们留一条上升途径。

以制度保证治下的尚武之风,提升士卒的地位。

从古至今,武力代表一切,周秦两汉,开疆拓土,横扫周围异族,刘道规个人觉得最根本的原因便在于尚武。

汉高祖杀白马而盟誓:非刘不得称王,非功不能封侯。

直接奠定了强汉的底色。

只是到了晋代,司马家为了篡权,向士族门阀妥协,而代价,便是华夏的沉沦,以及胡人肆意的屠杀……</p>

最新小说: 我家侧妃是专宠 斩断情丝后,全宗门痛不欲生 官路:从扫黑除恶开始 权力巅峰:我老婆是京圈大小姐 修仙万年归来 假少爷被赶回农村带妻儿逆袭人生 重生之东北小城风云录 重生1977,从断亲开始 灵气复苏:开局获得弑神之力 开局一首天下,塌房歌手引爆乐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