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他光预售销售额就拿到了6120万元。
这仅仅只是演唱者这部分的收入,词曲创作版权收益还没算进去。
根据国际标准,作为词曲作者的顾璟奕能从每张专辑需收取8%-10%的版权费。
什么是批发价呢,一般来说约为售价的50%
即普通版84元/张,限量版199元/张,典藏版544元/张。
按照销量,顾璟奕词曲版权收益就拿到了1530万元。
这还不算全部,后续数字专辑和流媒体版权都没有计入预售收入部分。
流媒体平台按播放量支付,如q音乐0.05元/首/人计算。像那些榜单靠前的歌曲,长期收益可达千万以上。
假如播放量是3亿,年数字收益:就是10首歌x3亿x0.05元=1,500万元/年。
前不久知名乐评人在社交媒体认证,《情人》全球流媒体30亿播放量。这是算上了国内q音和网抑云以及国外声破天和油管的合计数据。
可不是只有国内流媒体给钱,国外也一样的给。
光流媒体分成,顾璟奕去年两张专辑就拿到了相当可观的数字。
具体多少不能说,但收入已经远远超过顾璟奕出道以来所有影视作品加起来的片酬了。
那顾璟奕到底在流媒体平台占据什么样的排名呢2018年年底q音在微博公布了白皮书盘点。
在男歌手热度100、男歌手口碑10榜l等多个榜单,顾璟奕的名字就是清一色的挂在第一。
有好事者将这些榜单拼接在一起,顾璟奕的排名变换就是一条直线。稳得让人可怕,在榜单上“挂窗帘”。
海外流媒体就更不用说了,顾璟奕是前所未有的强。就像黄皮肤的乔丹一样,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海外对华夏的印象。
这也是为什么通常顶级歌手比顶级演员更赚钱的原因,公司赚的少但歌手赚的多啊。
所以像很多无良唱片公司,都会在签合同时在版权这一块动手脚。
像泰勒、邓紫其,都吃过这个亏。
假如顾璟奕专职歌手,他赚的其实比演员更多。
虽然顾璟奕做不到和李荣昊一样,不让外人赚一分钱。在部分歌曲,和其他人一起合作编曲。
却并不影响收入,他仅支付合作者费用。这个费用通常来说,仅仅是单曲编曲收入的30%-50%左右。
用这张《将故事写成我们》来说,也就200万左右。
编曲与作曲完全不同,作曲是在填词的基础上写一条人声的旋律。
而编曲,是在作曲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乐器伴奏。
顾璟奕最多自己把控一下大方向,把其他的支线方向外包给其他编曲家。
这些工作繁琐又耗费时间,顾璟奕假如全部自己完成。他需要整天整天的泡在音乐室,一种又一种乐器的去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