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这样的人家,和他们谈国家大义才是迂腐,利益才是他们看重的。
等皇帝气顺了,忠顺亲王开口道:“现在不能急,只需要熬下去,熬下去就是胜利。”
刘儒点了点头。
皇帝也知道自己的优势,露出担忧的神色,“只怕.”
“所以太上皇开不出的筹码,我们可以开。”忠顺亲王自信道:“张吉甫要收拢兵权,掌握朝堂,那我们就拉拢郡王勋贵将领们。”
辽东的东平郡王、云南的南安郡王、西北的西宁郡王。
贾府三心二意,一样拉拢。
包括朱伟。
哪怕朱伟是太上皇的人,既然张吉甫要压此人的兵权,那就可以尝试拉拢。
太上皇要以文制武,要集权朝堂
那就给了可乘之机。
刘儒有些出神。
如此这般,当年朝廷纷争岂不是又回来了。
倭患本就不该持续数十年之久。
每每即将获得全功,总有意外出现,以至于倭患反反复复。
虽然知道忠顺亲王的做法,可刘儒也没奈何,阻挡不住,皇帝也会支持忠顺亲王,当初太上皇也是这么做的。
皇帝连连点头。
只要朝廷没有全部被张吉甫掌控,自己的皇位就不会危险,除非太上皇直接发难,但这不是太上皇的做派。
别的事还好,唯独一件事。
皇帝皱眉说道:“贾府只有门前两座石狮子是干净的,这话都能传到朕的耳朵里可见一斑,朕忍着恶心封了贾府姑娘贵妃的名号,又给了省亲的荣耀,贾府却如此对朕,朕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忠顺亲王和刘儒没有说话。
宁国府和荣国府大房的做派,忠顺亲王也看不起。
刘儒没开口,因为皇帝说的又不是贾政,他要帮也只会帮荣国府二房。
贾府走三条路。
那么代价自然也要承受,没有只占便宜的好事。
就算贾珍和贾赦是贾政的亲兄弟侄儿,在官场上而言也是形同陌路的陌生人,他们可不认什么贾珍贾赦的。
见两人都不反对,皇帝总算找到了一件可以出气的事。
“朕不想外头传出朕的笑话,虽听宫里人说贤德妃在宫里一向安静,可朕不允许有一丝苗头可能,朕打算.”
皇帝还未说完。
刘儒和忠顺亲王已经猜到了皇帝的想法。
皇帝要报复。
刘儒看向忠顺亲王。
忠顺亲王没有犹豫,当即打断道:“不可。”
皇帝愣住了。
“王信并没有投靠张吉甫。”
忠顺亲王分得清轻重。
虽然愿意打击林如海,但只是为了防备,目前而言并无必要当做政敌,因此连忙解释。
“王信手里有兵,又有林如海和贾政的关系,需要的话,可以利用两人的关系去拉拢此人,机会还是有的,不能把王信彻底推向张吉甫手中。”
京城没有秘密。
最初的时候,很多人以为王信是张吉甫的人。
可误会就是误会。
谁是谁的人,并不是空口白牙,而是有实打实的利益关系的。
比如下面的人向上面的人输送孝敬。
又比如上面的人为下面的人升官等等。
王信并不是张吉甫的人。
很多人看清楚了。
那么两人具体是什么关系,引起了不少人的猜测。
王信就算是棋子,也是大点的棋子。
忠顺亲王不打算无缘无故推到别人那边,总要找机会尝试,最好拉拢到自己的手里。
“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