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西部关外和关外只有两个主要通道,一条经过团山口,一条经过威远关,没有别的道路可走。
至于有单独的人冒险翻山越岭,总体上没多少影响。
从在建的归化城,经过云川城、镇虏城,乃至过关进入关内,穿过整个大同,经由雁门关进入山西,这漫长的商道彻底打通,而且全程无关卡收税。
个人的小摊贩,或者个人的行商任由贸易。
也就是说只要有胆量,敢于冒险,可以最低成本的参与经商。
而大的方面。
聚众昌向军队交的两成税,其实在自己的设计中,就是交给朝廷的税赋,只不过交给了军队。
两成的商税不低。
但是能获得地区垄断权,商行并不抗拒。
王信需要聚众昌这样的大体量商行来应对一些必然面临的问题,比如地方县府的不满,朝廷的质疑,以及关外经商的风险。
关外原来也是有商人的。
聚众昌的出现,虽然吸收了不少人,仍然动了一些人的利益。
只不过聚众昌的模式,在王信看来,可以让关内与关外的互贸达到行动高度,远超过以前的规模。
虽然自己这么想,不代表别人能相信自己,接受自己的规划。
还有这两年里的损失。
光直接遭受损失的牧民高达两百户,被杀被伤牧民也有四五百人。
这些伤亡的代价,实际上让聚众昌消化承担。
换成体量小的商行,早就破产血本无归。
虽然会有新的商行顶替,但有了大商行的兜底,无论是对地方的稳定,还是对破产牧民的重新扶持,都算是利好的一面。
至于不利的一面也有。
垄断。
不过目前而言,聚众昌的模式对现状是有利的。
所以看待问题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情况,而不是生搬硬套。
就像两成的商税。
自己并不是故意不想交给朝廷,就算自己交上去,恐怕最后也落不到朝廷库房之中,同时更解决不了大同西军的军费。
实事求是的话,自己只能这么做。
这两成的税赋必须要用于军队。
然后是属于自己的五厘。
薛蝌很快算出,给出了答复,“属于将军的五厘股份,去年一年的收入,可得四千八百两左右。”
具体的数目,商行那边也会核算。
四千八百两银子不少。
也就是说去年一年,聚众昌盈利才十余万两银子。
但是聚众昌成立才不到两年。
之所以钱多,主要是后面几轮融资的多。
包括第一年分下去的牧民有近三千户,牛马虽然还未来得及繁衍,但也有一些,主要是羊,这些牲口和羊只没有卖向关内,而是被聚众昌内部消化。
但这也是利益。
用后来股东的钱买下,再分给新的牧民,目前的盈利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股价很高。
自己的五厘股价愿意卖的话,有商人接手,以现在的行情价格,卖个三四万两银子问题不大。
傻子才会卖。
现在是扩张的阶段,所以花钱很多,要不了两三年,只怕财源会源源不断。
“队长分二两银子、哨官分五两银子、守备和把总分三十两、佐击千总分七十两、游击都司分三百两。”王信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分配方案,用四千八百两银子换算下去。
八百两、六百余两、七百八十两、八百余两、九百两。
剩下八百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