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得出结论其实是非常武断的,因为仵作的尸检只能说明一部分残缺的事实。要弄清真相,至少还应该把许显纯和负责守卫戊字牢的兵丁拉出来过审。但这个问题本身不单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在以“赵南星受审可能会扩大株连”为大前提,以及以“魏朝主动提出严办许显纯”为小前提的情况下。提出反对意见是要承担很大的政治风险的。
因为一旦反对就很有可能被有心人解读成党同伐异或者包庇。所以除了极少数只认死理儿的言官,没人会愿意冒这个风险。
可即便如此,官员们还是不愿意主动发表赞成意见的,只默默站在那儿。唯有西厂外稽司司长王承恩,和南镇抚司指挥佥事孙光先主动出来附和。
“魏祖宗所言极是。”王承恩说。
“北镇抚司一再失职,实无再行宽宥之理,就按秉笔太监的意思办吧。”孙光先说。
“北镇抚司的事儿和原案的事儿得分开来讲。”这时候,魏忠贤跳出来唱白脸,补上魏朝没说的话:“赵南星死了,但他身上的事儿还没完呢。”
“魏厂督有话不妨直说。”刘一燝用并不和善的口气接茬道。
“抄家,抄赵南星的家。”魏忠贤说起谎来是一点儿臊也不害的。“刘阁老,您要是跟这事儿没关系,还是不要多说话的好。”
“什么有关系没关系的!”刘一燝也是装糊涂的高手。他高声道:“诏狱里已经关了上百号人了!你到底还想扯多少人出来!”
徐光启并没有就赵南星的事情与刘一燝勾兑,但在按圣意拟定圣旨的时候,刘一燝就将当前的情况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他虽然也对赵南星的死感到惋惜,但也仅此而已。可以说,他的思维和高据龙椅的皇帝是高度重合的,既然赵南星有碍于大明的中兴,那就排除掉。
能温和解决自然最好,如果不能,那就惋惜吧。
“刘阁老。以臣逼君等于以子逼父!这种案子要是姑息了,大明朝就没有伦常和天理了!”魏忠贤走上去和刘一燝对峙。
“好了,好了,别吵了。”英国公张维贤出来和稀泥。
“这样吧。”何宗彦说道:“‘人死案不销’,魏厂督确实说的在理。但为了避免冤假错案,三法司也跟着去搜证,如何?”
“同意!”黄克瓒和张问达立刻表示赞同。
“那就按这个意思给皇上复命吧。”魏朝拍板说道。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机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