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礼监领旨。”王安看了看李汝华和徐光启,心道:这两个人又唱同台戏了。
“需要设立哪些衙门,这些衙门有哪些品级的什么官缺。吏部会同各部拟定一个章程。”朱常洛对周嘉谟下令。
“吏部衙门领旨。”周嘉谟领旨道。
“筹建陆师和水师的事情,兵部拟一个章程,并把预算做出来送到户部和司礼监去。”朱常洛对崔景荣说道。
“兵部衙门领旨。”崔景荣在这儿杵了半天,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天津港以及各处炮台的选址,还有天津港城的城市规划,工部可以开始做了。必须在春闱开始之前完成。”朱常洛又对王佐下令。
“工部衙门领旨。”王佐猜测:徐光启一定就这个事情和皇上商量过。
王佐的猜测很快就得到了证实。
“卫帅。”朱常洛对骆思恭的态度明显好了不少,至少没有在称呼其他人为“某卿”的同时直呼他的姓名。
“臣在。”骆思恭甚至有些受宠若惊。
“派你的人进驻天津三卫,彻查各级军官。有罪者,立刻锁拿进京。”下令后,朱常洛又问道:“不耽误你手里的事儿吧?”
“回皇上的话,不耽误。”骆思恭抱拳道。
“好。就这样,诸卿跪安吧。”天津设港的风已经吹完了,朱常洛决定散会。
“臣等告退。”
诸卿跪叩离开后。朱由校站起来走到父皇面前,拱手作揖。
“有疑问?”朱常洛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有话要说。
“是,儿臣有一事不解,求父皇解惑。”朱由校点头道。
“是刘一燝的谏言?”朱常洛反问。
朱由校一怔:“父皇圣明烛照。”
“非要说其实就四个字,为时尚早。至于为什么,你自己下去想吧。想通了,朕就封你做太子。”朱常洛站起身,在朱由校的脑袋上拍了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