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白色的雾气包裹着船只,能见度骤降至不足两百米。
张耀深不得不下令进一步减速,并派水手到船头仔细眺望,并随时敲钟示警。
这个时节(夏季),北部寒流与南部北上的对马暖流在此相遇,暖湿气流遇冷容易凝结成雾,常常会大雾弥漫,能见度极差。
至傍晚时分,船队在经过库页海峡最为狭窄处后,大雾稍稍减弱,而且海域逐渐变宽,海水也相应变深,使得船只稍稍加快了一点行程。
8月11日下午,一路相随的大雾终于散去,抚宁堡(今亚历山德罗夫斯克市)简陋的木制码头出现在视野中。
张耀深看着岸边那些低矮的木屋和围栏,不禁叹了口气。
这与北瀛岛的那些繁华港口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说是码头,其实不过是几根粗大的圆木打入岸边滩涂,上面铺着粗糙的木板。
十几个身影正在码头上忙碌,为首的中年汉子身材魁梧,脸上留着浓密的胡须--抚宁堡民兵队长郑怀远,一个曾经战场上厮杀过的辽卒。
“张船头,路上可还顺利?”郑怀远的声音洪亮有力,他大步上前,推开一名土著劳工,主动接过从船上抛来的缆绳,熟练地系在码头木桩上,“可有什么好玩意,顺路给俺们抚宁堡带来?”
张耀深跳下踏板,笑着说道:“路上还算顺利,至少没碰上风暴。不过,海峡里的雾气比去年要浓多了,我们在五十里外就不得不减速。”
“呵呵,至于给你带来什么好玩意,你就不要多想了。船上的货物,全都是从黑水拓殖分区拉来的毛皮和冬参。哦,对了,还有六个要去北瀛岛见见世面的部落小王子。”
“见世面?”郑怀远闻言,嘴角不由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估计,是黑水拓殖分区绑来的人质吧?”
“不要这般口无遮拦,人家听得懂一点汉话。”张耀深回头朝船上看了一眼。
那几名年轻的部落“小王子”晕船得厉害,早已瘫软成一堆烂泥,正被几名水手搀扶着,往岸上走来。
抚宁堡是两年前新华在库页岛建立的第十一个据点,位于岛屿西海岸一处天然海湾内。
堡内建筑清一色是用粗大原木搭建的长屋,屋顶覆盖着厚厚的海草和泥土以抵御严寒。
中央广场上立着一根旗杆,上面飘扬着红底金星的赤澜五星旗,已经被海风吹得有些褪色。
郑怀远领着张耀深等一众船员穿过泥泞的道路,沿途不断有居民向他们行礼问好。
这些开拓者大多面容粗糙,衣着简朴,部分土著女人用兽皮和交换来的粗布缝制的衣裙包裹全身,几个孩子赤着脚在泥地里奔跑嬉戏。
“今年收成如何?”张耀深目光扫过堡外一片片开垦不久的田地,那里的大麦长得稀稀拉拉,明显营养不良。
“比去年好些。”郑怀远叹了口气,“俺们按照北瀛岛派来的农官的建议,在田地里埋了不少鱼内脏做肥料,土豆和大麦总算有了点起色。但这点产量……连堡里半年的口粮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