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不错。”李井儿点头赞道:“按照上头的说法,只要地方有产业发展,那必定会过上好日子。那个话是怎么说来着?……无工不富,对,就是这个理。”
“这么一间鲸油作坊,最起码得有十几个人干活,做活的每月多少都能落下两块银元,一年那就是二十多块。啧啧,可比土里刨食要赚的多!”
“话虽如此,但我们北宁还是人太少了,而且距离北瀛岛本部也稍稍远了一点。”那名书吏摇摇头,叹息道:“就这般条件,想要建工场作坊,发展工商业,就处于先天不足境地。”
“嘿嘿……,慢慢来吧。想当年,北瀛岛还不是从寥寥几百人,逐步发展至目前人口十万的繁华之地。我听说,咱们辽海拓殖区那边趁着鞑子荼蘼北方之际,前后收拢了三四万人口,都把几座几座移民中转点都塞满了。在这种情势下,你们北宁今年最少也分来了一百多人吧?”
“别提了,截止到现在,北瀛岛那边就给我们送来二十多个朝鲜人。至于大明移民,却是一个都没有!”
“为何如此?”
“没有船。”
“咋会没有船呢?”李井儿惊诧地说道:“且不说新洲本土每年都会过来三四十艘专用移民船驶来,就辽海拓殖区和咱们北瀛拓殖区也分别有十几艘运输船。这么多船,一次性就能将一万人拉到北瀛岛。接着,再从北瀛岛将其中一部分移民转运过来,那就更容易了,几十吨的小船都能跑。”
“问题就是,辽海拓殖区那边没有更多的大船将大明移民全数送至北瀛岛,以至于大部分移民还都滞留在辽海几座岛屿上。”那名书吏苦笑着道。
“咋回事?”
“上头的大人将十几艘武装移民船派至吕宋了!”
“吕宋?”李井儿闻言,更是惊讶,“吕宋又发生啥事了?……哎,不是,吕宋跟咱们新华有何关系?”
“四月间,吕宋的西夷对当地的汉人展开了一场大屠杀(大屠杀比原有时空提前七个月)。据说,在西夷所据的马尼拉城附近,一万多汉人几乎被屠戮殆尽,整个海湾全都是尸体和鲜血。除了寥寥几百人见机得快,趁乱驾船逃回大明外,剩下的全都躲到内陆山林之中。”
“狗日的!”李井儿呆立半响,随即咒骂道:“西夷怎生如此可恨,肆意屠戮我大明百姓?操他祖宗,咱们汉人在大明北方被鞑子屠,跑到到了吕宋,又被西夷屠!……这贼老天,就没百姓的活路了吗?”
“咋没有活路?”那名书吏抬手指了指小镇鳞次栉比房屋和街道,昂然地说道:“咱们新华就是全天下流难百姓的活路和安居之所在。”
“那是自然!”李井儿心有戚戚地说道:“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到了北瀛岛,成为新华治下的百姓,而不是大明人人唾弃的海上疍民。哎,你刚才说上头的大人派了十几艘武装移民船去吕宋,该不是……”
“没错!”那书吏正色道:“咱们新华六月便抽调了大量武装船,强势介入到吕宋事务当中,准备去救那些命悬一线的汉人!”
“救得了吗?西夷占据吕宋好几十年了,想来是根基深厚,咱们此番跨海远征,怕是不好打吧?”
“那就不知道了,现在还没消息传过来。不过,听闻吕宋岛上的西夷没多少兵,战船也没几艘,咱们新华出动十几艘武装船过去,应该不会吃大亏。”
“哦……”李井儿松了一口气,但转念又想到了什么,“西夷肆意屠戮我们汉人,我们新华派船去救,那大明朝廷就没做出什么表示?”
“哼,大明朝廷?”那名书吏冷笑一声,“大明朝廷何时关心过旅居海外的汉人?几十年前,西夷又不是没干过屠戮汉人的兽行,大明朝廷可曾有维护之举?”
“……”李井儿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