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不是阴阳怪气,而是十八局义军的反抗理由,明显比起瞿文光他们来的更纯粹。
瞿文光这些人建立的红巾军,有地主,也有商人,甚至还有原来的清军。他们反抗的一部分原因是官府压迫太狠,另一部分原因则是看出伪清快不行了,索性自己也快混不下去,那就趁着还有能力,梭哈拼一把。
成了从龙上船、封侯拜相,不成大不了一死,造反哪有不死人的
十八局义军,他们的理由就更纯粹,他们就是单纯活不下去,伪清官府压榨太狠,便联合起来武装抗税。
抗着抗着,就造反了。
现在,伪清官府被汉军打败了,之前迫害压榨杀戮他们的清军,也被汉军杀败俘虏。汉军接管了金华府,而且似乎名声还挺不错,百姓、商人都在夸他们。
听说,好像还要给他们普通百姓佃农们分田,那些汉军下来的文教官先生,更是告诉他们,只要做了大汉的子民,人人都能有地种,被贪官压迫了也有汉王给他们做主。
他们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那些文教官描绘的东西,确实让他们心向神往。
金华府、温州府、杭州府、舟山群岛,就这么短短半个多月,已经全部归于大汉。
严州府后来得到消息,挣扎了许久,又被城中大户豪族裹挟,已经不可能再掌控局势。
严州通判张灼、建德县丞李承端,一起解散了乡勇民夫,写信遣人去找大汉请降。
严州府拿下,算上前面战局的几个州府地盘。
浙江的三分之一,就此挂上了赤色的大汉旗帜。
接下来,吴俊和吴猎虎还是没有合兵,吴俊甚至再度分兵,硬生生又分出一镇正兵、两千民兵,作为偏师攻打绍兴府和宁波府。
吴猎虎的偏师,则南下进攻处州府和衢州府。
温州府的瞿文光,北上会攻台州府,打不下来也没关系,打上大汉旗号等着北边的汉军偏师到了合攻也行。
吴俊自己,亲率四千汉军、一千民兵,只留一千民兵驻守杭州。
余下五千大军,全部北上去打湖州和嘉兴。
打完这两块地方,就能配合汉王大军,一起速攻拿下半个江苏了。
东路的汉王大军,已经从安庆府出发,又在太平府跟杨芳的第五师主力合流,准备攻打江宁府。
一路上有着水师负责调运粮草辎重,汉王这一路大军,反而钱粮消耗是最小的。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除了浙江大军配合外,正在淮南打仗的白楠,同样会打穿滁州,从滁州东出南下。
三路夹击江宁府,汉军这次势在必得,定要光复南京!
而且,还是要速战速决,三个月内必须结束江南大战,否则大汉的钱粮真的扛不住。
这可是十几万大军的动员战争,民兵消耗的粮草更是不计其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