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妙啊!”
“这画技,不知出于哪位大家之手,果然又大又白……不是,是活灵活现啊!”
“唐子斋,你这厮不够朋友啊!有此好书,居然不告诉我等,反而自己在那里偷偷买。”
唐子斋快速收起小说,笑着说道:“我也是偶然购得,你们也知道那松筠书社最近有多畅销。若非我时刻让家奴蹲点,怕是都买不到此等好书刊物。”
“子斋兄,你我打个商量,把书借我回去一观如何,我可把我家中藏书,也借与你一观。”
“包括你那部《金瓶梅》残本”
“……可以,但要界定时间,还要立下书契抵押物。”
“嘿嘿,好说,芜赓兄你还信不过我””
“信不过。”
“……”
眼看明明大家伙是一起出来喝酒吃饭,结果有两人居然公开交换起了“淫书”。
另外几人没有鄙夷,眼里只有艳羡,他们是真的羡慕。
《金瓶梅》,明代四大奇书,遭到明清两朝先后封禁,流传到现在能保有残本都算难得。
《雅僧经》,虽是近一年才在直隶流传,但也是一等一的旷世奇书。
据说此书还是从南方反贼之地流传过来,里面的情色内容不仅写的极为生动带入,而且还涉及到了满洲八旗、当朝大员。
要说小说中最吸引读者的,反而不是那些八旗老爷们的蝇营狗苟,而是有关鞑清皇室的各种“秘辛”。
比如,我鞑清的顺治爷,居然是多尔衮的儿子,多尔衮和大玉儿实际有一腿,所以多尔衮才会立顺治为帝……
真假不重要,反正这些直隶的读书人,初看书中给出的各种隐晦猜测,顿时都大为震撼。
这还只是说的顺治,年代已经很久远,可信度不是那么高。
又有比较近的说康熙其实也不是顺治的儿子,而是顺治兄弟的儿子,所以鳌拜才会要反康熙,因为康熙不是正统啊!
还有离得更近的,干脆说乾隆是汉人,他的父亲实际是雍正朝的得宠汉臣陈元龙。而且雍正也知道乾隆不是自己儿子,但为了政治抱负这才忍着养大乾隆,又把乾隆立为皇帝,还重用了乾隆的生父陈元龙。
前面几个都还好,最后一个最离谱,但信的人反而最多。
因为最后一条确实在民间传说很有市场,凡是知道这些的汉人官绅通过不断编排,甚至连具体乾隆的出生时间,怎么跟雍正扯上的关系,又是如何被狸猫换太子,为什么雍正要默许乾隆做自己儿子等等,全都编了个大概。
最离谱的,当属乾隆的维闻生父都有两个人,这两人还是同族叔侄关系,又是同朝为官。
众人在酒楼包间里推杯换盏,一开始还在闲聊小说的插画细节,这聊着聊着就扯到了朝堂政治上面。
“你们说,这大清的顺治爷,真是那多尔衮的儿子”
“嘿嘿,不知道,但我看应当是真的,要不然顺治爷干啥要认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还给多尔衮追封了大清成宗的庙号。”
“你这说的不对,顺治爷后来亲政,可是将多尔衮开棺鞭尸,那大清成宗庙号,不也被废了。”
“与其说多尔衮和顺治爷,我倒是觉得这乾……乾隆皇上,怕不真是咱们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