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文字狱引发的满汉之争
嘉庆以北京城为中心掀起文字狱。
虽是文字狱,但嘉庆还是做了收敛。
圣旨原文明确只抓贩卖出版《大清淫僧传》小说的书坊,还有一些明知故犯去买书的文人看客,剩下实在不知情只是跟着看过小说的,可以酌情从轻发落。
毕竟嘉庆的仁厚贤名是历史出了名的,这可能源于嘉庆的母亲算半个汉人,而嘉庆的启蒙老师又都是朱珪这类道德水平较高的汉官名臣。
只是,嘉庆做了收敛,这案子的主审官却是臭名昭著的纪晓岚纪大人。
什么
万岁爷要搞文字狱
这他纪晓岚在行啊!
乾隆用于禁锢文化的《四库全书》,都是纪晓岚负责主编修撰。
这《四库全书》被清粉吹成文学巨作,还与《永乐大典》相媲美,不能说完全没水平,只能说纯纯就是万恶之源。
乾隆先以修撰旷世巨作为名,收录借阅天下珍惜藏书,接着修完了《四库全书》,马上就把所有藏书变成自己私有物,就连《四库全书》都进行了严格封藏,不许天下人阅览。
这么一波操作搞下来,民间藏书文学遭到毁灭性打击,天下的文人都被乾隆这波不要脸的操作干懵了。
所以,不就是文字狱嘛,纪晓岚很有经验。
不光他有经验,已经被嘉庆送去河南,眼不见为净的刘墉比他更有经验。
刘墉,后世历史剧里的大清官,同样是靠着扩大文字狱来抓人立功,才能被乾隆看上重用。
总结,两条狗罢了!
有了纪晓岚的主审,又有部分“揣度圣意”的心思,还以为嘉庆是刚亲政,不方便口头上大兴文字狱,那就只能他们做臣子的代劳了。
说不定办好了,万岁爷一高兴,就给他抬旗当奴才了。
短短数日之间。
嘉庆原本只是想禁了《大清淫僧传》的传播,并不打算真的大兴刑狱,但经纪晓岚之手,抓的人越来越多,事态迅速升级扩大化。
本来还只是以京畿附近州府郊县为主,半月之内范围就快速波及到了直隶全省。
先是查封印刷书坊,接着又是大肆抓捕买书看客,到后头就算听过小说,抑或是收留过小说看客、听众的场所,统统都被官府查封。
他们的家族也受到牵连,那些书坊的幕后老板,一个没落下,全部被扒了出来下狱问罪。
抓完了这些看小说卖小说的,又轮到地方官员。
理由就是他们纵容治下有此邪书传播,就算不知道那也是失察之罪,理应弹劾革职下狱。
到了这时,邪书问题已经不再重要,嘉庆朝的第一波党争倾轧正式开始了。
每天都有大臣相互攻讦,先是攻讦直隶的地方官,把地方官拉下马后,又接着拉他们的上司,拉他们的提携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