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伟的大脑飞速运转,“老板,我再问一个可能比较现实的问题。在给您打电话游的那些人里,中戏和北电两边,哪边出动的人脉数量更多、咖位更大?”
他顿了顿,解释道:“我得直接些,三大院校,您无论选择哪一所,都势必会得罪另外两批人。
既然无法面面俱到,不如就选择诚意最足、人脉动员最力的那一方,将潜在的‘怨恨’降到最低,也能为您争取到最好的入学条件。”
“电话数量和重量级上,北电更胜一筹。”
顾清回忆着,“连国师张导和冯导都亲自来电了,还有不少一线电影咖。
中戏那边,虽然关系铁,但阵仗似乎没那么大。”
“看来北电是势在必得啊。”
许伟分析道,“其实在我个人看来,北电也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近些年来,北电系在电影圈的势力如日中天,从导演、编剧到演员,自成一体,盘根错节。
老板您若加入北电,打上‘北电嫡系’的标签,以您的咖位和人气,必然能获得学院派的鼎力支持。
未来在电影圈,无论是接触顶级资源,还是在大导的片子里担纲主演,都会顺畅很多。”
“当然,以老板您现在的成绩,未必看得上这些资源。”
许伟话锋一转,“去中戏同样极佳。中戏的教学风格更偏向话剧和正统表演,出来的演员功底扎实,备受奖项青睐。
老板您的形象本就受官方认可,若能再有一份中戏的履历,与主流圈层的关系必定能更进一步。
而且,中戏出来的演员,在电影奖项的争夺上往往更具优势,对于您未来冲击三大奖,乃至走向国际电影节,都大有裨益。”
许伟将利弊分析得清晰透彻:“总而言之,北电,对您当前的商业价值和电影圈资源整合最有利;
中戏,则对您长远的艺术追求、奖项积累和国际声望更有帮助。”
将选择权交回给顾清后,许伟屏息等待。
顾清沉思良久,最终还是从更实际的层面做出了决定:“去谈吧。
原则就一个,哪个学院能给我最大限度的自由,给我的待遇最好、最宽松,我就去哪所。”
他那些维持热度的“备选方案”虽多,但若能光明正大地拍戏、接优质代言,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他要将这次被迫的“放逐”,变成一次带着薪水的“休假”。
“明白,老板!您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谈一个最宽松的条件。”
许伟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与坚定。
“嗯。”
顾清应了一声,随即想到另一件事,语气转冷,“另外,公司那边,以后所有的指令都不必再理会。
团队的所有开支,包括公关费用,以后由我个人承担。他们既然想玩背刺,给我来阴的,那就别怪我让他们尝尝什么叫‘蚀把米’的滋味。”
真以为他不敢入学?
真以为能用这种方式逼他就范?
吃答辩去吧!
顾清倒要看看,当他真的进入校园,几个月不接新戏、不拍广告,
公司那边投入的巨大资源被冻结,最先撑不住、哭爹喊娘的会是谁。
“明白,老板!”
许伟重重点头,声音带着一丝快意。谁是真正的衣食父母,他分得清。
……
接下来的几天,
一场没有硝烟的“抢人大战”在两大顶尖艺术学府间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