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试的教室宽敞明亮,但气氛却莫名有些凝重。
教室正中央,只孤零零地摆放着一张桌椅。四周墙壁上方,监控摄像头闪烁着红色的光点,
正前方除了坐着三名面容严肃的监考老师外,还架设着一台专业摄像机,从不同角度进行全程录制,确保考核的公正透明。
最让人压力倍增的是,
教室后门的玻璃窗上,不知何时已经贴上了好几个“地中海”发型的身影——
那显然是闻讯赶来的其他院系领导或好奇的老师,正透过窗户悄悄地观察着教室内的情形。
这等“众星捧月”般的围观架势,
但凡是个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十成的实力也发挥不到一成。别说是一个普通高中生,
好在,
这种场面,对于顾清算是很轻松的了。
往往拍戏,两三米之远的地方,可是围着几十个人。
这都算小儿科了。
“顾清同学,笔试共计90分钟。考试期间不能交头接耳,不能使用任何电子设备,一旦发现作弊行为,将会立即取消考试成绩,明白吗?”
一位年长的监考老师宣读着考场纪律,只是这纪律用在眼下这个场景和这位特殊的考生身上,显得有些……过于常规甚至略带滑稽,
他自己说完都忍不住抿了抿嘴,差点笑场。
“明白,老师。”
顾清乖巧地点点头。
随着考试正式开始的指令下达,顾清拿起试卷,快速浏览了一遍。
果然如他所料,题目虽涉猎广泛,但难度均属于基础范畴。
他不再犹豫,拿起笔,笔尖开始在答题卡上流畅地划过,几乎没有停顿。
一百道选择题,涵盖文学、艺术、时政、甚至一些基础的物理常识……
对于拥有“过目不忘”能力且平日就注重积累的顾清来说,这些题目如同1+1=2般简单。
仅仅十五分钟,所有答案均已填写完毕。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又花了五分钟时间,从头到尾快速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疏漏或笔误。
随后,他举起手:“老师,我答完了,可以交卷。”
“这么快?”
那位一直忍不住用欣赏目光端详顾清侧脸的监考老师猛然回过神,脸上闪过一丝惊愕,随即又化为释然,
“哦,也对。以你的记忆力和知识储备,答这些题目确实不需要太多时间。”
他起身走上前,接过顾清的答题卡,目光快速地在上面扫过。
果然,
密密麻麻的选项填涂区域,与他手中标准答案的匹配度,堪称完美。
接下来的“自由陈述面试”,在另一间布置得如同小型会议室的教室进行。
七位来自表演系、导演系、文学系的资深教师组成的考官团,坐在长桌后。
气氛看似严苛,但实际上,对于外形条件、气质仪态如此出众,且已有巨大成就和成熟心智的顾清而言,
这一关更多是走个过场,主要是考察一下考生的语言表达和精神面貌。
“顾清,能谈谈你为什么选择进入电影学院学习吗?你的初衷和目标是什么?”
一位面容和善的女考官柔声提问,“要知道,在没进入学院之前,你已经功成名就了。”
顾清背部挺直,坐姿端正,双手自然地放在膝上,光是这份沉稳的仪态就让人心生好感。
他目光坦诚地看向提问的老师,认真地回答:“我认为,演员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沉淀的职业。
我选择来到北电,是希望能够系统地、深入地学习表演理论和电影知识,夯实基础,加深对电影艺术的理解,以及对不同角色更精准的构思和塑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