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如今这个世界……恐怕已经是遍地疮痍了。
“副墨”,即文字所垂,其牵连之人,便是谢谦。
他是“儒圣”,也是天下公认的“文圣”,声望如树荫盖顶,大魏半壁江山由他而定,文脉由他而起。
尧山书院存在了多久,由他而兴的文字,便传播了多久。
“洛诵”,即传诵所播,所指向的人,是顾元道。
或者说,是曾经占据了顾元道身体的夺舍者。
此人应当便是谢谦的开山大弟子,但是在记载当中,谢谦的这位大弟子并没有姓名,因为他后来叛出了师门,似乎和魔教十上道还有所牵扯。
许负特意仔细算了算,终于发现,这人,应该便是十上道当中的“揭”道,真正的创立者。
也就是说,魔教的组建,也有谢谦的参与。
“揭”道,实际上便是他手底下的人。
真假世子此事,打从一开始,就是儒家和魔教自导自演,顾元道会同时接触儒家和魔教,也是有此原因。
而“洛诵”这一条因果线,已经随着夺舍者的神魂俱灭,黯淡无光,即将散去。
“瞻明”,是目视明晰,指的是“般若莲月”。
但并非现在这个般若莲月,而是那个真正的,被顾明珠所杀的迦楼罗公主般若莲月。
——许负从发现顾芳尘身上有一条五百年前的因果开始,就联系到了般若莲月的身上,只是没想到,两人的关系比她想的还要更加复杂一些。
原本,这位迦楼罗的公主,才是应该传播“瞻明”之道的人。
然而,她早已在五百年前,就被顾明珠所杀。
自然,“瞻明”之道的因果,也随之湮灭。
至于“聂许”,说的是是摩诃无量,“需役”是丁行风,前者正在逐渐黯淡,后者则已经消失许久,大概在四十年前,就已经被斩断。
对应的,应该就是永安帝因为摩诃无量的预言,选择将丁行风虎符收回,令其退隐的时间点。
“於讴”指的是“四相劫主”,“玄冥”的指向不太明确,但与今日在场的“窳败公”有所牵扯。
这两条因果线,还有指向“副墨”的那一条,是目前最清晰的三条。
“参寥”,自然便是许负自己,已经在漠海说法的那一天几近湮灭。
以上这八条,已经有五条差不多被斩断,剩下三条,正是顾芳尘如今所追寻的目标。
而最后,还有一根“疑始”的因果线。
“疑始”,指的是迷茫而无所本。
唯独这根因果线,许负没能算出来,究竟指向哪里。
但是恰恰因为算不出来,她心里却已经明白了答案。
……
许负抬起头,看向了顾芳尘。
或者说,是他的身后。
顾芳尘心中一动,也转过了头,看向身后。
虚空之中涟漪泛起,一名看起来平易近人的儒雅老者,骑着灵鹿踏空而来。
他气息平平无奇,但任何看到他的人,都得抖一抖。
哪怕是顾芳尘,此刻也是瞳孔紧缩,背后不由得有些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