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里的兵马轻易也动不得,毕竟还要提防建奴,所以这才给了农民军发展的机会。”
李定国听到这话,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突然就在这时,李定国似乎又想到了什么,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然后开口问道:
“敢问太子殿下,朝廷是不是打算明年就对农民军下手,彻底解决农民军的祸患?”
朱慈烺喝茶的动作一顿,茶杯在手中停留了片刻,随后他缓缓放下茶杯,目光有些奇怪的看向李定国道:
“你猜的没错,朝廷确实打算在明年彻底解决农民军。”
“另外,你既然已经见过罗汝才了,那么你应该知道李自成现在正带着农民军向四川转移吧?”
“他妄想借着四川的地形继续发展势力和朝廷为敌,不过本宫可以告诉你,李自成他是绝对入不了四川的。”
说出最后这句话的时候,朱慈烺的声音异常沉稳,仿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而且他也没有在吹牛,因为朝廷已经召集了四川周边省份的兵马,打算让他们在四川边境严阵以待,阻止李自成的大军进入四川。
除此之外,陕西、河南一带的兵力也会开始向四川方向包围,集中兵力把李自成困在秦岭山中。
等到了开春之后,朝廷就会调集更多的军队和李自成一决雌雄。
不出意外的话,半年之内这场战争就可以彻底结束了。
虽然到时候可能会死很多人,这些人会是普通的百姓、会是明军,但是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也是彻底解决内乱的办法,绝对无法避免。
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李定国一瞬间有些沉默。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的情感,有对战争的无奈,有对百姓的怜悯。
他也知道“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如果内乱不解决的话,朝廷是无法专心对抗建奴的。
毕竟建奴在北方虎视眈眈,时刻想着入侵中原,若大明内部纷争不断,又如何能够全力对抗抵建奴呢?
所以内乱必须要尽快彻底解决!
只是代价有些残酷,不死个几万、十几万人的话,这场内乱怕是没那么容易平息。
想到这里,李定国又是颇为感慨的叹了口气。
朱慈烺看到这一幕,眉毛一挑,带着几分调侃的语气问道:
“怎么?心疼了?忘不了自己以前是农民军,所以不想朝廷对农民军下手?”
李定国摇了摇头,随后缓缓说道:
“臣在辽东呆了两个月,深知建奴对中原的野心和危害,所以臣清楚朝廷必须要尽快解决农民军,才能专心对付建奴。”
“但是太子殿下莫要忘了,虽说李自成的农民军至今还有三十万兵力,但是那三十万中至少有二十万以上都是普通的百姓。”
“他们原本都是安分守己的庄稼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凡而又朴实的生活。”
“只是因为各种天灾人祸和沉重的赋税这才被迫造反,他们不该死的!”
“太子殿下难道真的忍心杀了他们吗?”
朱慈烺沉默了,他当然知道李定国说的没错,事实上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想发动一场这样的战争。
毕竟到最后死的都是大明的子民。
但是没办法啊!
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大明内乱就永无止境,到时候只会死更多的人,朝廷也跟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对付建奴了。
搞不好到最后大明还是要亡、建奴还是要入主中原!
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大明和农民军的这场战争是绝对无法避免的!
不是你死,便是我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