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汉末太平道 > 第69章 儒道同源,去找颍川荀氏辩经?

第69章 儒道同源,去找颍川荀氏辩经?(1 / 4)

伏羲像前,一个破火盆,残灰积了许久。祠庙泥地上,几枚祭钱,围着一个泥绘的卦象。大贤良师张角伫立在这卦象前,眉头渐渐皱起。

“坎下兑上,困卦?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大凶之象.”

“初九变爻。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见。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变爻也是凶。幽谷三岁不见?”

大贤良师张角默然不语。他此次前来,一是想看看故人老友,二是也存了份心思,请这伏羲庙的老道占上一卦,问问明年起事的吉凶。然而,看这庙中的样子,故人老友怕是魂归蒿里,只留下最后一副残卦,不知何时所占。

“.”

周易一道最是艰深,张承负看了眼卦象,就知道自己看不懂。他带着两人去庙后寻找,最后在一处漏雨的草屋里,找到了一具穿着麻衣道袍的枯骨。那枯骨躺在草床上,身无长物,不知死了多久,又因何而死。他也身无长物,唯有怀中抱着的一块裂纹龟甲,还有七八卷极厚的竹简。

“易京氏嗯?龟甲上有卜辞?都是古篆,是大篆还是小篆?”

张承负小心拿起竹简,看了看那上面的小字,依稀辨认出“易”,“京氏”。而后,他又取下那龟甲看了会,上面的尽数是古篆,只认得一个“北”、“甲子”。这就到了他文化不够的时候了,他看了眼高道奴,对方更是一脸茫然,只得道。

“走!去请老师来!”

片刻后,大贤良师张角赤脚赶来,手中收了那几枚祭钱,用一个专门的祭碗装着,应该也是从祠庙中拿的。他低着头,沉默的注视着那草床上的枯骨,看着故人留下的最后遗骸。许久之后,他才幽幽叹道。

“你死之后,京氏易学,怕是失了道统,就此绝矣!”

“啊?老师,这老道人不是道士吗?怎么又变成了传承‘易学’的儒生?京氏易学?”

张承负茫然不解,这些经术的道统传承,实在过于古老繁复。哪怕它们才是两汉的文脉骨血,是深埋的儒、道脉络,却隐藏在纷繁壮阔的汉末英豪之下,不为后人所注目。唯有这个时代传承的儒、道宗师,才能把这些脉络一一理清。

“承负,儒与道,本同出于古巫,不过各有阐述与偏重,并无源流之异。先民未知书,观星望气,问天卜龟,故有卦有符,有祝有咒。圣人因之,画卦为《易》,立礼为《周官》,是以巫为先,礼法随生,儒道皆从中出。所以,此间道人,传承《易》学,初为儒士,后入黄老,不过是思虑选择,一念之变。他的道统从未变过,就是这几卷《京氏易经》。而我等的道统,也一样,是这《太平清领经》。这就是儒道同源。”

大贤良师张角捋了捋短髯,说出了这一番“儒道同源”的论述。接着,他沉吟良久,才继续开口道。

最新小说: 从女子监狱走出后,全球震动 仙门娇女在七零当团宠 重生警花的狗,屡破大案震惊全国 从庆余年开始倒反天罡 妙手乡医 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 恶雌娇软,全大陆雄性失控沦陷 我,废物,却与最美女总裁同居 港片:吉米?请叫我李议员 财富自由,从每日情报系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