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3章 以情动人活我家

第3章 以情动人活我家(4 / 4)

这自然是做给监视他的人看的。

在使用了【大儒传承】后,他立刻获得了海量儒学知识,再加上数百年的后人智慧加持,他现在已经是足以开宗立派的大宗师。

但他暂时并不想完全表现出来。

一方面是不想太过引人耳目,毕竟一个膏粱子弟,突然学富五车,这不合理。

另一方面则是,他要为皇帝、为大明朝讲一个故事,为自己立一个人设。

一个锦衣玉食的公侯冢子,家中遭逢巨变、一夜衰落,在生死、兴衰之间大彻大悟,潜心向学,钻研圣贤之道,最终在江浦悟道,成为了儒门圣贤一样的人物。

李祺都不敢想象,这个故事人设能为日后的家族带来多少源源不断的声望。

这个人设想要足够饱满、有流传度的话,就要有“完整的进步轨迹”,留下足够多的“趣闻轶事”。

即便不能当官踏入仕途,他也要在历史上留下足够深的痕迹。

我李祺一生,不弱于人!

小院中的书房虽逼仄简陋,却处处留下了人活动的痕迹,书桌上的砚台,砚台旁的瓷杯,仿佛能透过这些,看到曾经的景象。

陈公公将那本写满了注释的书拿起,“公主殿下,不知奴婢可否将此书带回宫中向陛下复命。”

“公公随意。”

说着临安公主又将一封信递给陈公公,哀声道:“陈公公,本宫如今境遇您也看到了,离开父皇后,才知道外面有多少豺狼虎豹、风霜刀剑,本宫怕是命不久矣,此乃绝命之书,进献父皇,还望公公呈献。”

陈公公身子一抖,连忙道:“公主言重了,奴婢这就回京请示陛下,绝不让公主有丝毫危险。”

陈公公简直要吓死了,他的视线扫过临安公主小腹,若是他来了这里一趟,结果怀孕的公主却死在这里,他也只能陪着公主去死了。

他派人守住这间小院,而后亲自骑上马望京中而去,还捎带上了那本写满了注释的书,以及临安公主的绝命信。

夫妻二人并肩望着陈公公离开。

再望向院中,江浦县令赵成,以及江浦众县衙役皆垂手惶然。

赵成笑的比哭的还难看,但还是硬着头皮上前道:“公主殿下、驸马,下官前些时日多有得罪,还望贵人大人有大量,不要与小人计较。”

李祺眉眼上挑,笑吟吟道:“赵县尊何前据而后恭,思之岂不令人发笑乎?”

强烈的求生欲望让赵成依旧腆着脸笑,“小人曾有眼不识泰山,如今才识潜龙真名姓,还望驸马莫要怪罪。”

但事情到了此时,已经不是李祺或者谁能控制,李祺平静道:“赵县尊可还记得在下曾经说过什么,有朝一日,你不要后悔才是。”

赵成绝望的瘫坐在地上,无尽的懊悔席卷了他的身心。

院中跪着一地的人,院外跪着一地锦衣卫,每个人皆是面容发白,战战兢兢,汗如雨下。

秋风卷着柳叶落在书页上,压着一行字——

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流亡的人没有什么可以当做珍宝的,只是把挚爱亲人当做珍宝。

————

奉天承运皇帝谕曰:

尔父李善长负恩谋逆,罪在不赦,然朕念临安乃天家血脉,不忍累及,故徙尔江浦,以观后效。

近览临安所呈家书,悲戚恳切,朕心恻然,复察尔注释《大学》,深明“仁亲为宝”之义,足见悔悟之诚。

昔周公诛管蔡而存康叔,盖罪止其身,不废其嗣。今尔既洗心向学,朕岂吝更生之途?

兹命尔携家返京,然尔当谨记:一不得预朝政,二不得交结勋旧,三需洗心向学,不得日废。

钦此!——《谕庶人李祺回京诏》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机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

最新小说: 修仙万年归来 假少爷被赶回农村带妻儿逆袭人生 重生之东北小城风云录 重生1977,从断亲开始 灵气复苏:开局获得弑神之力 开局一首天下,塌房歌手引爆乐坛 带着Tom勇闯霍格沃茨 装甲师:开局校花错拿我甲斗腰带 绝世龙婿 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