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大论诸先贤
五品以上官员才能发言,那整个奉天殿前都没有多少官员能出声了。
李显穆先向皇帝行礼谢恩,而后转身向诸臣。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有激动、有厌恶、有漠然、有复杂、有好奇,各不相同。
最后这些眼神纷然化作了羡慕和嫉妒。
能在此时此刻首作发言,如何能不让人艷羡,传遍天下时、记载史册时,这份特殊必然引人注目。
二十七岁,二品大员,列於次九卿之位,甚至马上就要登入九卿,面如冠玉,风流俊逸,出身高贵,深受圣眷,秋风猎猎,扬起他的衣摆。
“陛下命我首作言,我不敢信口,还请诸位静听。”
李显穆左手持笏板轻拍右手,作沉思状,“文庙之事,由我向陛下进言,以有今日之局面,其根由是为了压一压文人儒士中,只重道统,不重社稷的不正之风。
但我想说,我们今日所选的毕竟是文庙人选,而不是歷代功臣庙人选、歷代忠烈庙人选。
有些人自然忠诚昭昭如日月,可却是不学儒门经典的武將,如此便不能列在其中。
还请诸位谨记这一点。”
这番话得到了眾人认同,这也是文庙和武庙最大的不同,这两座庙的全称是文宣王庙和武成王庙,不是文臣庙和武將庙。
但尷尬的地方在於,武庙真的变成了武將庙,而文庙却是一座儒庙。
所以越对比越不对劲,武庙里面都是真神,文庙里面则一堆滥竽充数的三无。
“文庙四圣十哲,以孔子开闢以后,开创大道的为第一,未曾开创大道而能够三不朽的为第二,其余为第三,诸位可认可我此言吗”
李显穆环视眾人,有人振声问道:“敢问守正公,何谓开创大道”
“孟子!”李显穆毫不犹豫,“孔子铸造了儒门的魂,孟子锻造了儒门的气,『义』之一字,从孟子后,深入骨髓,甚至遍及了天下所有人心中。”
“敢再问守正公,太史公作传,诸子排名,独以孟子、荀卿相提並论,及慎子、公孙子、尸子、墨子之属,仅附见於孟、荀之下,盖自周末歷秦、汉以来,孟、荀並称久矣。
荀子又当列在何处”
此言一出,人群便响起一阵议论纷纷,荀子在先秦、秦、汉时期都很有名,在声望上和孟子並驾齐驱,但是汉儒崩溃,荀子地位一落千丈,而孟子则越来越高,尤其是从唐朝开始,韩愈大肆推崇孟子,其后宋儒接力,一步步將孟子推崇到亚圣的地位。
“荀子之道,博大精深,其人自是儒门大才,然有二弟子,李斯、韩非,俱为法家,可知其道偏颇,失却中正之理,立言不足以和孟子並列,又无殉国效死之德,无执掌中枢之功,可列入七十二贤,不可为十哲。”
李显穆毫不犹豫的讲出自己的看法,读书人很多人都读过荀子著作的经典,谁都知道他的確厉害,在儒门中是一等一的,但现在所有人学的都是四书五经。
四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