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万人。
朱棣沉吟,若是在银山工作的人达到这个数字的话。
即便挖矿的很多都是奴隶,但肯定也会有很多大明人在那里。
加上家属等人,必然会突破三十万人,整个大明都没有几个这种规模的城池。
围绕着银山建立这么一座城池,仅仅是周边配套措施以及粮草,都是不小的压力,但想到白银的巨大利润,朱棣还是拍板道:“白银关乎大明社稷,五年之内,将冶炼挖矿的人数扩充到二十万人,元旦后,让日本使者将旨意带回日本。”
“是!”
内阁几人齐声应道。
李显穆接着说道:“陛下,今年发给官员的俸禄中,一部分宝钞用白银来补足,同时也将过去两年的一部分宝钞折算。”
这算是善政之一,让官员们很是振奋,相比起真金白银,宝钞那垃圾东西真是谁都不想要。
“各省税收依旧同往年相似。”大明收实物税,除非是灾年,否则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变化。
“按照去年的设想,在南直隶收取白银和铜钱取代收实物税,也颇为成功,大约收上来一百万两白银和两百万贯铜钱。”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以白银作为税收,不收实物税,其实很多人都能看得出其中好处。
在去年的时候李显穆就已经上奏过,但只是在南直隶试行。
“好!”朱棣这次是真的高兴,“既然在南直隶可以实行,是否可以推广向天下?”
“陛下不可。”
李显穆立刻阻止了朱棣的想法,郑重道:“陛下,虽然如今白银渐渐输入增多,可由于贸易大多只发生在沿海的城市。
所以最多只能在江南诸省以及福建广东等省实行。
那些内陆省份的百姓手中白银存量不够,如果朝廷一定要收白银,他们就不得不贱卖手中的粮食等物资,转而去换取白银,这相当于对他们加征重税!”
被李显穆这么一提醒,朱棣也清醒了过来,“显穆你说的有道理,那日后难道就一直如此,沿海收白银,内陆收实物税吗?”
李显穆摇摇头道:“陛下不必着急,税制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待财政会议结束后,臣再与陛下详说。”
朱棣闻言只能按捺住心中疑问,接着听李显穆讲,殿中其他人则相互看了几眼,眼中神色各不相同。
在李显穆大致讲完后,各个衙门开始报自己部门今年的开支,李显穆边听边皱眉,待最后的工部说完后,便该交由皇帝确定这些开支正常,若是有疑问则由主管衙门的尚书回答。
全部都没有问题后,这项开支就算是结束,若是什么开支说不清楚,尚书就要吃挂落,甚至可以直接被贬官也说不准。
“朕觉得没什么问题,显穆你觉得呢?”
朱棣是早就看到李显穆一直皱眉,所以才多问了一句。
李显穆沉吟了一番,缓缓道:“陛下,今年的开支也都算得上正当,但却支出比税收多了六百万两,若非从日本运回来的白银,国库就要空了。